健康養身★八成沒就醫! 憂鬱症白皮書,喚起照護重視

八成沒就醫! 憂鬱症白皮書,喚起照護重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臺灣憂鬱症患者有八成沒就醫!嬌生股份有限公司委託新加坡安侯建業於17日公布首份亞太地區憂鬱症白皮書,針對日本、韓國、香港、澳洲、臺灣、中國六國亞大地區的憂鬱症,揭示當代憂鬱症治療的方針問題,希望能夠喚起大眾對於重度憂鬱症及其亞型的重視。

亞太地區憂鬱症 發病率非常高

首份亞太地區憂鬱症白皮書《重度憂鬱症高漲之社會及經濟成本:理解全譜》,點出亞太區僅不到一半的重度憂鬱症病友獲得正確診斷,對於憂鬱症不同亞型、病友個體間不同的特質、國家經濟政策等問題,若以單一思維模式來應對重度憂鬱症的疾病問題已不適用,且不可避免地會帶給醫療系統更多的負擔。

該報告指出,亞太區的憂鬱症和精神疾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世界的其他地區。其中憂鬱症病友的生產力比健康人少了40%,而重度憂鬱症病友預期壽命也比平均壽命少了20年。以臺灣為例,雖然有全民健保制度,臺灣就醫方便相對其它國家方便許多,卻高比例的患者沒有及時治療,或是未獲得精準的診斷而影響病人的癒後,如何排出就醫的障礙,攜手國家政經策略、提高意識宣導等多方合作,正是突顯需要重視的課題。

九成病人沒就醫 政策不足待改善 

此次白皮書的主筆—澳洲墨爾本莫納什阿爾弗雷德精神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賈亞里•庫卡尼(Jayashri Kulkarni)教授表示,醫學界間發現到憂鬱症不同亞型的存在,三分之一的重度憂鬱症病友會演變成難治型的憂鬱症(TRD)。並且,亞太區九成以上的重度憂鬱症病友不尋求幫助,這樣的情況導致每年超過一百萬人輕生。其中有些患者自殺未遂存有罪惡感,擔心外界汙名化的眼光,為提供病友更好支持系統,提早介入心理治療,都是有效管理疾病的障礙。

此份白皮書之負責人克里斯哈迪斯帝(Chris Hardesty)進一步指出政經的缺口,憂鬱症治療上有不成比例的資源分配問題,患者往往需要自費負擔高昂的費用,相對其它疾病醫療資源是不平等。憂鬱症還有不同亞型,若以單一思維來應對疾病問題已不適用,如何對症下藥,具體提供患者個人化的照顧,讓治療指引是可以達到一致性,這些改變十分關鍵。

喚起政府關注及行動 全方位照護憂鬱患者

針對現有政策問題,健康照護與生技產業服務團隊蘇嘉瑞醫師表示,亞太地區必須依據「政策制定」、「病患照護者」、「醫師治療面」三個層面進行研究,據此才能得到完整的解決治療方案。不過他提到,臺灣即使在就醫便利性高,但分配在精神醫療資源非常少,突顯出資源明顯不足,甚至在社會衝擊之下,不敢讓他人知道自己憂鬱症,憂心遭受異樣眼光,往往不敢申請特殊給付,實際上無法獲得社會支持。希望臺灣健保、法制、科技等多方面資源,能協助罹患病友早日獲得社會的支持,恢復社會生產力。

據統計,台灣僅有兩成病人就醫,其原因包含就醫不足、診斷不足、治療不足、持續治療不足等因素。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表示,憂鬱症的是非常複雜的疾病,沒有辦法以一個客觀的儀器來診斷,即使症狀符合,但會因為不同時間表現,不同的症狀而有不同的變形,憂鬱症的光譜非常多元,應針對不同的憂鬱症的特質,選擇不同藥物或是不同心理治療方式,呼籲政府逐步規劃,提升意識宣導。

推廣該計畫的主辦單位,希望能引起大眾對於重度憂鬱症及其亞型的重視,同時期望後續的政策,能夠在憂鬱症病友個人化管理的計畫上有更多的支持。嬌生股份有限公司楊森藥廠亞太區疾病領域醫療學術部門主管陳偉聖表示,重度憂鬱症已成為亞太區嚴重的健康議題。期盼這份白皮書能夠讓政策制定者、政府關注並採取行動,共同解決社會的心理健康問題。

【延伸閱讀】

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低落 身體出現變化別忽略

老是鬱鬱寡歡? 當心身體調適障礙演變成憂鬱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4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8歲印尼籍的布迪(BUDI),日前因頭部外傷昏迷,被人載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當時病人身上沒有任何身分證件,載送者也以停車為由離開,之後即未再出現。因病人已呈現重度昏迷,童綜合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以救人為先,立即給予頭部傷口緊急止血縫合,隨後緊急安排頭部電腦斷層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3C產品普及,加上多數民眾沒有正確的護眼知識,導致臨床上,因眼疾就醫的病患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一旦高度近視,就可能增加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風險;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表示,要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疾,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改善平時生活習慣做起,包括正確使用雙眼、適當休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新竹報導】「震波」可以治療腎結石、尿道結石,以及足底筋膜炎,就連勃起功能障礙,也有不錯的效果,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聖偉表示,「低能量陰莖震波」能夠促進微血管新生、組織再造,讓男人可以抬頭挺胸,不會只剩1張嘴。   30歲李先生為竹科新貴,年薪1、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認為,如果父母希望與孩子一起享受高品質的閱讀時間,應該要選擇傳統的紙本書籍,而不是新型的電子閱讀器。研究報告顯示,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讀紙本書時的體驗,似乎比使用平板電腦好得多,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小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 &nb...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