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八旬翁3癌纏身 積極治療追蹤戰勝病魔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86歲的黃爺爺,有多年高血壓及糖尿病史,戒菸已30多年,生活作息正常;不料,2010年開始陸續發現罹患乳癌、腎臟癌,以及攝護腺癌,且都是原發癌。經過積極接受治療及定期回診追蹤,目前情況良好,沒有轉移及復發跡象。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若發現有異常現象,立即就醫接受治療。

3年前,某天黃爺爺突然發覺左側胸口有些許疼痛,且觸摸有硬塊。至醫院檢查發現,罹患罕見的第一期男性乳癌,在醫師進行手術切除與藥物治療,術後情況恢復良好。10個月後,回診檢查時,又發現右腎有2公分大的腫瘤,所幸為早期原發腎臟癌,經微創冷凍刀治療,術後沒有任何異狀。

又隔1年,黃爺爺發現小便愈來愈困難,起初以為是年紀大、功能衰退,但經過2次罹癌的經驗,主動至醫院接受檢查。經醫師觸診發現,黃爺爺攝護腺腫大且有硬塊,又以切片檢查,證實罹患第3期攝護腺癌,經微創冷凍刀治療後,目前恢復情形良好,也沒有尿失禁等副作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政誠表示,腎臟癌是一種「無聲」的癌症,因腎臟癌細胞初期發展緩慢,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但發現時往往已經侵犯到其他器官,而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狀。他提醒男性,若有頻尿、排尿困難及尿的口徑變小,甚至疼痛及血尿等症狀出現,應盡速就醫。

吳政誠建議民眾,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若發現身體有異狀時,要積極接受治療。他強調,目前醫療科技進步,早期發現癌症,治癒率都相當高。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695

相關推薦

文:陳家翔 | 圖:黃語涵 何謂經皮毒 除了吃進去不好的東西很容易經過腸道吸收進入人體的循環外,很多人忽略的是我們生活的周遭有更多有害的物質值得我們去關注,汽機車排放的廢氣、加熱過後釋出毒性的飲食器皿、長期使用覆蓋皮膚的化妝品保養品等,人們對於經口攝取的飲食會比較小心,謹慎地挑選食物,對於透過呼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全台糖尿病人口已達170萬,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據統計,逾9成6是第二型糖尿病患,罹病主因是「胰島素阻抗現象」;國際研究證實,第二型糖尿病患服用糖尿病用藥胰島素增敏劑,能有效降低發生心肌梗塞、中風,以及腎臟衰竭,並能穩定控制血糖、血壓、降低壞膽固醇。醫師提醒,天氣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自2007至2012年間,國內罹患重度乾眼症的人口,由38萬人增加到68萬人,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針對乾眼症的治療,目前已有儀器能夠正確診斷乾眼症,只需30秒就能確認,並透過12分鐘熱能治療儀器,目前一次效果最多可維持3年之久,是國際診斷及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