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六旬翁手抖不停,進食都有困難 無法耐受藥物「進退兩難」

六旬翁手抖不停,進食都有困難 無法耐受藥物「進退兩難」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65歲陳先生(化名),確診原發性顫抖已10年,手抖現象嚴重。平時不僅用筷子夾東西、進食有困難,當有需求要至銀行辦理業務時,簽名也是一大難題,尤其一察覺別人的目光,又會因緊張、焦慮反使症狀加劇,陷入惡性循環。麻煩的是,陳先生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服用乙型阻斷劑這類治療顫抖的第一線藥物可能反致呼吸功能受影響,因此幾乎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常被誤認為正常老化現象 未接受治療的潛在患者多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原發性顫抖是因小腦無預警的功能異常,造成神經不正常放電而導致。主要症狀即為「手部無法控制地顫抖」,且顫抖程度會隨年齡增長而緩慢惡化,逐漸加深患者生活上的不便。

然而,也是因為主要症狀多為手抖,有許多人即便發病,仍將之視為正常老化現象而未前往就醫。洪千岱醫師指出,通常疾病要進展到連進食、喝水都有困難或出現其他部位症狀,如頭部、喉部聲帶顫抖,患者才會開始有警覺。由此可知,原發性顫抖的疾病盛行率難以明確,許多潛在患者仍未被確診,更不用說要獲得治療。

藥物無突破 非侵入式超音波治療助改善

對於手抖程度嚴重的患者來說,不只日常生活不方便,也會影響到社交,甚至常被誤會、調侃「是不是酒喝太多」。而即便規律用藥治療,也僅有約半數患者能獲得改善。洪千岱醫師說,原發性顫抖發生的原因不明,難以從源頭治療疾病,因此藥物發展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一般用藥多以乙型阻斷劑或特定幾種抗癲癇藥物為主,來協助阻斷腦內不正常訊號傳遞,然而乙型阻斷劑常伴隨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等副作用,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使用。

如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或藥物治療成效不彰的患者,洪千岱醫師帶來好消息。隨著醫學快速發展,近年來出現非侵入式的聚焦超音波療法,藉由滿佈超音波射源的頭架,配合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精準定位,讓超音波聚焦在丘腦中的特定部位並產生能量。洪千岱醫師進一步說明,小腦的訊號傳遞會傳入腦幹-再經過丘腦-最後至大腦,超音波療法就像破壞電流傳遞的中繼站。又因過程中不需麻醉,沒有全身麻醉所帶來的風險,可施行的族群範圍更廣泛,唯嚴重骨質疏鬆者,頭骨密度不足恐造成超音波無法聚焦、效果下降,因此一般不建議進行。

六旬翁手抖不停,進食都有困難 無法耐受藥物「進退兩難」

▲神波刀治療示意圖(圖/雙和醫院提供)

手抖比你我想像更加不便 適度給予關懷與體諒

洪千岱醫師分享,有許多人認為手抖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其實,手是人類生活中相當重要的工具,舉凡吃飯、喝水、洗澡…幾乎沒有什麼事情不需靠手來進行。

換句話說,原發性顫抖患者遇到的困境,遠比一般人想像的多更多,同時還需承受他人異樣的眼光,倘若民眾能給予多一點關懷與體諒,或許能讓患者在生活中減輕一些負擔。

六旬翁手抖不停,進食都有困難 無法耐受藥物「進退兩難」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洪千岱

 

【延伸閱讀】

手抖無法拿筷、刷牙 「神波刀」助改善顫抖症

動作慢、手抖、肢體僵硬 醫師解答巴金森病五大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9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63歲女性,2年前因視力模糊到診所就醫被診斷出白內障,因害怕開刀,於是選擇定期追蹤,不料某日晚餐後突然感到眼窩疼痛,不以為意就去睡覺休息,沒想到半夜時眼睛脹痛更加劇烈,同側頭痛嚴重,甚至噁心嘔吐。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經眼科部主治醫師黃唯祐診查後發現因白內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宣布新增16例本土,這16例中有15例都屬於同傳播鏈,其餘傳播鏈正在收斂中。然今日最受矚目的,應是新北設計師延伸出的「80人吃飯唱歌團」,因確診者分布4縣市,且來自各職場,各界擔心可能擴散。 南部僅1例 無社區風險 煉油廠相關傳染鏈中,台南市...

閱讀詳情 »

隨著國人使用3C的時間逐年增加,用眼過度使飛蚊症及乾眼症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眼部總是出現乾澀、發癢的現象,所帶來的不適也讓民眾感到非常困擾。你知道原來護眼除了補充葉黃素,原來還有其他選擇嗎?今天就讓好食課帶大家快速認識一種神奇的水果酵素,特殊多重蛋白酶O.T.O!   專欄目錄 眼睛不適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常感到眼睛乾澀、紅眼甚至視力模糊等現象嗎?小心可能是乾眼症惹禍!隨著3C產品普及,過去多發生於老年人的乾眼症也逐漸有年輕化趨勢,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楚軒指出,當眼淚分泌結構其中一層功能受損時,就會使眼淚分泌不足因而引乾眼症,長期置之不理,不僅會引起慢性發炎,也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