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共用牛奶針具 吸毒者染愛滋

共用牛奶針具 吸毒者染愛滋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日前發生因共用牛奶針導致感染愛滋病毒的事件,調查後發現一位吸毒者施打牛奶針後昏睡,醒來後因無法分辨藥物與針具是否屬於他的,便再與他人共用針筒與藥品而感染愛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最近警方破獲暴力集團向藥勿成癮者兜售牛奶針,除了有人因使用過量而喪命之外,現在也傳出因共用針具而感染愛滋病毒。
所謂的牛奶針,就是「丙泊酚(Propofol)」,由於製劑的外觀是乳白色,所以俗稱為「牛奶針」。因使用此藥品後會進入昏睡,近年遭不法人士濫用,並曾在戒毒門診外,以宣稱可以抵海洛因讀癮,吸引戒藥癮者購買。對此,莊人祥指出,牛奶針根本無法解決海洛因成癮問題,有心戒毒者切勿上當。
牛奶針中的「丙泊酚」,多用以全身麻醉的誘導與維持劑,臨床上也用在人工呼吸器病患、局部外科手術和侵入性檢查的鎮靜劑。因使用丙泊酚後易引起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的醫療設備的前提下使用,並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必須有醫療人員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以防止因藥物過量,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的風險。
副署長莊人祥提醒民眾,牛奶針被許多毒癮者作為替代性毒品而遭濫用,因此,今年三月起已經牛奶針列為第四級管制藥品。此外,許多民眾以為施打海洛因避免共用針頭可降低感染愛滋的機率,但事實上,感染愛滋的關鍵在於共用針具、針筒、溶液跟容器,與毒品種類無涉,牛奶針等新興毒品均有感染之可能。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食毒品有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9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65歲女性,4個月前因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無力,持續復健治療時發現左側手部及肩膀疼痛不適,且末梢腫脹膚色改變無法活動。回診時醫師表示可能是好發於中風病患患側的肩手症候群,給予短暫抗發炎藥物及類固醇治療,並提供物理治療1星期後病狀改善。停止藥物治療,但持續進行物理治療,避免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南韓衛生單位公布1名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下稱MERS)確診個案為61歲南韓籍男性;疾管署表示,此案例為自2015年以來,南韓再次出現確診個案。MERS疑似個案 首爾醫院隔離治療疾管署表示,該名南韓個案今年8月16日至9月6日於科威特出差,9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第一個專以弱勢兒少為主軸的長期追蹤研究--家扶基金會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日前首次公佈「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揭示弱勢兒少十年來的成長歷程顯現有三大問題。家扶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邱淑媞前署長、寬心自在心理諮商所楊淑貞所長、104人力銀行王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2017年資料顯示,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將高達1億3150萬人。為響應9月「國際失智症月」,台南市立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台灣失智協會、嘉南藥理大學醫務管理系舉辦「憶起讀冊」研習會,因應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