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口腔中常見的具核酸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很可能增加腸癌發生機率。人體腸道擁有數千種細菌,但具核酸桿菌在腸道並不常見,研判很可能是口腔有傷口時,細菌藉機侵入血管,藉著血流抵達腸道,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目前許多研究都想找出細菌與癌症發生是否有關,具核酸桿菌就是其中之一。哈佛大學的這篇研究,將具核酸桿菌的Fap2蛋白與大腸癌細胞會過度表現的Gal-GalNAC結合,在實驗動物的腸道發現會增加癌細胞的生長,換句話說,具核酸桿菌很可能與腸癌的發生有關。

 

口腔細菌不太容易進入人體,季懋欣解釋,因為胃酸能消滅大部分細菌,藉此能夠推斷,口腔富含的具核酸桿菌如果要抵達腸道,可能藉由口腔的傷口進入人體,若病人的免疫力異常,將受到具核酸桿菌影響,讓致癌機率增加。

 

季懋欣補充,人類不論體內或體外,隨時都有大量病菌,仰賴免疫系統才能減少侵入風險,當免疫能力低下或異常表現,例如年長者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可能比較容易受到病菌侵擾,腸胃道菌相的改變,已經證實與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相關,如帕金森氏症及心臟病;甚至在癌症的免疫治療方面,越來越多研究都指出,擁有健康腸道菌叢的病人,對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率越高。

 

口腔衛生也是抑制細菌,維持身體免疫力的一環,或許有了良好的刷牙習慣,除可減少具核酸桿菌,也有意想不到防癌的效果。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建議,刷牙一定要使用含氟牙膏,假使牙膏含氟量不到1,000ppm,保護牙齒能力也會降低,刷牙方式最好用貝氏刷牙法,並且一定要搭配牙線,清潔牙縫中的髒物,定期接受牙醫檢查,讓口腔疾病風險降到最低。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鼓勵家長帶著孩子進行戶外活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結合工務局大地工程處,規劃了12條「護eye親山步道」,設置了「護眼拓印點」並印製「臺北市護eye健體親山護照」,歡迎民眾善加利用。另暑假是學童接觸3C產品與視力惡化的高峰期,臺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共同推動暑期限定「My...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0歲B型肝炎帶原的許先生,去年底因呼吸急促就醫治療,加上有類流感症狀,因此接受流感快速篩檢,確定呈現B型流感陽性,雖服用抗病毒藥物克流感治療,但症狀卻未改善,甚至併發肺炎合併急性呼吸衰竭,院方緊急轉送加護病房,經醫療團隊積極給予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肺部保護通氣模式和...

閱讀詳情 »

近來,通訊軟體瘋傳:「白肉火龍果,性質偏涼,不想吃完拉肚子,民眾最好改吃紅肉火龍果」的說法,引起不少網友熱議。到底中醫怎麼看待火龍果?根據紅肉、白肉等果肉顏色差異,是否會影響其性味呢?就讓我們看看專業中醫師怎麼說! 網傳:白肉火龍果偏寒,真的嗎?中醫師來解答 雖然火龍果傳入東方的時間較短,在中醫古籍...

閱讀詳情 »

夏天熱爆,不開冷氣實在睡不著,但是吹了整晚的冷風,一早醒來卻覺得喉嚨沙啞、頭暈不舒服,出現感冒的症狀。打擊感冒,除了盡早就醫、吃藥抑制不適症狀,提升自癒力一樣重要,除了定時定量搭配均衡飲食,最多人好奇可以吃什麼保健食品保養身體呢?讓營養師一次告訴你! 1.蜂膠 生病感冒時,最受不了喉嚨發癢導致咳嗽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