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口腔中常見的具核酸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很可能增加腸癌發生機率。人體腸道擁有數千種細菌,但具核酸桿菌在腸道並不常見,研判很可能是口腔有傷口時,細菌藉機侵入血管,藉著血流抵達腸道,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腫瘤治療科主治醫師季懋欣表示,目前許多研究都想找出細菌與癌症發生是否有關,具核酸桿菌就是其中之一。哈佛大學的這篇研究,將具核酸桿菌的Fap2蛋白與大腸癌細胞會過度表現的Gal-GalNAC結合,在實驗動物的腸道發現會增加癌細胞的生長,換句話說,具核酸桿菌很可能與腸癌的發生有關。

 

口腔細菌不太容易進入人體,季懋欣解釋,因為胃酸能消滅大部分細菌,藉此能夠推斷,口腔富含的具核酸桿菌如果要抵達腸道,可能藉由口腔的傷口進入人體,若病人的免疫力異常,將受到具核酸桿菌影響,讓致癌機率增加。

 

季懋欣補充,人類不論體內或體外,隨時都有大量病菌,仰賴免疫系統才能減少侵入風險,當免疫能力低下或異常表現,例如年長者或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可能比較容易受到病菌侵擾,腸胃道菌相的改變,已經證實與很多慢性疾病的發生相關,如帕金森氏症及心臟病;甚至在癌症的免疫治療方面,越來越多研究都指出,擁有健康腸道菌叢的病人,對免疫治療藥物的反應率越高。

 

口腔衛生也是抑制細菌,維持身體免疫力的一環,或許有了良好的刷牙習慣,除可減少具核酸桿菌,也有意想不到防癌的效果。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建議,刷牙一定要使用含氟牙膏,假使牙膏含氟量不到1,000ppm,保護牙齒能力也會降低,刷牙方式最好用貝氏刷牙法,並且一定要搭配牙線,清潔牙縫中的髒物,定期接受牙醫檢查,讓口腔疾病風險降到最低。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22歲女大生有氣喘病史,平時未規律用藥,只要氣喘發作就使用急救型氣管擴張劑,曾2度住院插管治療;上個月又再次氣喘急性惡化,住院治療所有藥物都失效、葉克膜也無效,直到使用高頻振盪式呼吸器,才把命救了回來。此個案為國內首次出現成人氣喘極重症發作。 氣喘惡化 住院18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美秀是一位單親媽媽,某天洗澡時突然摸到自己左側乳頭上方,出現不規則硬塊,大小約2.5至3公分,沒有不舒服感,所以未立即就醫,過了2、3個月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乳癌2B期又屬HER2陽性患者,比一般乳癌病患的復發及惡化機率更高,因此決定切除全左乳,康復後維持定時運動的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癌症病人在做化療時,多有掉髮副作用,而在治療完成後,頭髮會長回來,但是長出的頭髮比較細,而且可能會捲曲,好像自然捲,甚至髮量不多;而要想使髮量增加,除了做好保養之外,也可藉由生髮藥來治療。 化療藥物會影響生長快速的細胞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表示,癌症病人在進行化療時會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二十幾歲年輕人近視為九百度,屬於高度近視患者,曾有一、兩星期時間,感覺眼睛怪怪的,右眼看不太清楚,醫師檢查發現,這位年輕人的黃斑部已經長出新生血管、開始出血,原來高度近視導致黃斑部病變提早發生,差一點就失明。 高度近視 容易產生黃斑部病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