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再也不會漏吃藥 馬偕App自動提醒

再也不會漏吃藥 馬偕App自動提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的陳奶奶,多年來返院追蹤並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但病情控制時好時壞,深入詢問才知道漏吃藥問題嚴重,家人為她下載了「馬偕醫生館」App,只需掃描藥袋上的QR Code便可完成個人用藥設定,如同陳奶奶的貼心小管家,只要吃藥時間一到,自動提醒功能便會發出「鈴鈴鈴」的聲響,讓陳奶奶的吃藥遵循度大幅改善。

掃描QR code就可設定提醒功能

馬偕紀念醫院生醫發展中心資訊研發醫師黃明源表示,臨床上發現,中高齡患者服藥遵從度不高,常常忘了吃藥,等到想起來時,也因與下一次吃藥間隔太近而不知道該不該「補吃」。因此,透過與HTC團隊共同合作之下,近日完成「馬偕醫生館」App,只要掃描醫院處方箋上QR code即可以連結馬偕藥劑部近2000筆資料庫,了解所服用的藥物並可自行增設提醒功能。

獲得2016年金漾獎生技醫療類第一名的「馬偕醫生館」App,主要分為個人用藥安排與提醒、用藥管理與查詢,也可以查視過去用藥紀錄與下次領藥時間,同時還可以記錄疼痛、胸悶等身體症狀,在看診時提醒自己,在門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藉由新科技的發展,做個「聰明的病人」。

藥物作用不同 確實配合醫囑服藥

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表示:「馬偕醫生館」App提供藥袋上的資訊,讓民眾更方便且確實遵循上面說明服用,由於胃部酸鹼值在進食前後有所不同,不同藥物的作用也不一,提醒民眾應確實配合醫囑服用藥物。口服藥物常見為飯前與飯後、睡前等,飯前為用餐前30分鐘、飯後則為用餐後30~60分鐘。

超過兩次給藥時間的一半就不補吃

那麼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李韋瑩主任表示:「只要超過兩次給藥時間的中間就不建議補吃。」舉例來說,若正常服藥時間是早上8:00,下一次正常服藥時間是18:00的話,若在13:00前可以補服藥,但若已超過13:00,則不再建議補服,可到下次正常服藥就好,切勿服用兩倍劑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服用冬補藥膳 有助身體溫腎陽隨著天氣和環境變化,會影響人體陰陽平衡,尤其進入冬季,代表陰氣的寒,侵襲肌表時,恐會出現畏寒、身痛,寒邪直中臟腑者,又稱中寒,這時可能出現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畏寒肢痛、腰脊冷痛等症狀;為恭紀念醫院中醫部主任杜旻峰指出,這時可透過冬補藥膳,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為改善國內器官供需失衡的困境,縮短民眾器官移植的等待期,衛生福利部發布「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供全國醫療機構施行參考,適用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的末期病人,同意撤除維生醫療且願意器捐者,在心跳停止5分鐘後可施行無心跳器捐。心跳自然停止 應有5分鐘觀察期衛福部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2分鐘就有1個孩子被診斷為癌症,其中血癌更佔了1/4,且是台灣常見的兒童癌症第一名。一名一歲三個月大的陳小弟,因為右眼一直流眼淚,加上眼球突出、眼壓升高,原本以為只是長針眼,一個月後,除了右眼下方4 x 3.8公分大的腫瘤,脖子上的淋巴甚至腫到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大腸癌目前已十度蟬聯癌症榜首,臨床研究發現大腸癌與家族遺傳有關,羅東博愛醫院就出現母親與子接連罹患腸癌,舅舅擔心自己有家族遺傳風險,趕緊到醫院檢查,照了大腸鏡,也發現腸道右側長腫瘤。醫師余盈輝指出,若家族三等親內曾有親人罹患大腸癌、出現家族性群聚狀況,就該提高警覺。男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