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家族遺傳! 母子接連罹腸癌舅意外檢查也中標

家族遺傳! 母子接連罹腸癌舅意外檢查也中標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大腸癌目前已十度蟬聯癌症榜首,臨床研究發現大腸癌與家族遺傳有關,羅東博愛醫院就出現母親與子接連罹患腸癌,舅舅擔心自己有家族遺傳風險,趕緊到醫院檢查,照了大腸鏡,也發現腸道右側長腫瘤。醫師余盈輝指出,若家族三等親內曾有親人罹患大腸癌、出現家族性群聚狀況,就該提高警覺。

男大生血便多月確診罹癌 舅舅入院檢查意外發現大腸腫瘤

一位22歲的男大生血便多月,以為是犯痔瘡導致出血,由於情況沒有改善,才前往醫院。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余盈輝指出,他透過肛門指檢就發現腫瘤,經過問診才知男大生現年50多歲的母親,38歲時就曾患大腸癌,後來41歲的舅舅聽聞外甥罹癌,恰巧近來腹瀉狀況未見改善,右側腹常有痛感,進一步大腸鏡檢查才驚覺右側腸道出現腫瘤。

家族性群聚罹癌應提高警覺 三等親內親人應定期檢查

余盈輝主任指出,若家族三等親內曾有親人罹患大腸癌,且出現家族性群聚狀況,就該提高警覺,建議以罹癌親人中最小發病年齡為基準點,在該發病年齡之前進行預防性檢查。以上述家族為例,男大生為家族最年輕發病者,年齡為22歲,而其三等親內的親人,就應於22歲前到醫院檢查。目前大腸癌零期與第一期治療後五年存活率超過8成,早期治療效果相當不錯,提醒民眾日常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3D立體腹腔鏡治療大腸癌 傷口小預後佳

在治療大腸癌時,相較於傳統的開腹手術,新型的3D立體腹腔鏡,能讓腹腔內呈現3D視野,方便醫師手術過程更精確定位,也減少腸道內不必要損傷及出血,不僅傷口小、恢復時間也快,不少病人開完刀後經過1週休養就出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3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罹患失智症的人口年年增加,一般大眾以為失智症是退化或是阿茲海默症;其實,以失智症分類來說,有血管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和路易氏體失智症,而血管型失智症,可以使用中藥來預防和調治。遲鈍、健忘、反應慢半拍 失智先兆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人老了不一定會失智,但是如果任其老化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30歲從事百貨業的李小姐,最近眼皮發紅、刺癢、眼屎分泌物也非常多,忍不住用手揉眼睛,甚至一直長針眼,由於李小姐平時必須「全妝上陣」,以服務前來購物的客人,但眼睛問題影響工作,趕緊跑去眼科診所就診,才知原來自己得了「眼瞼炎」。醫生檢查,發現睫毛根部佈滿「蟎蟲」。知名眼科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表示今日有11例境外移入,所有人的年齡介於10~50歲之間。以美國最多有5例,其他有義大利、越南、法國、菲律賓等國,其中有10例是突破性感染,大多是AZ、BNT甚或有打了3劑BNT者。另外,有1名疑似本土病例,還在判定中。昨(19)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12月初驚傳1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中研院P3實驗室傳出1名前研究助理確診意外,因周邊人員(包含當事人的同居人)全為陰性,待過了2個潛伏期後就能稍微放心。不過有關中研院P3實驗室感染案後續,中研院在昨(19)日晚間將調查報告回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中研院內部調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