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縮短器捐等待期 心跳停止5分鐘可施行 

縮短器捐等待期 心跳停止5分鐘可施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為改善國內器官供需失衡的困境,縮短民眾器官移植的等待期,衛生福利部發布「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參考指引」供全國醫療機構施行參考,適用符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的末期病人,同意撤除維生醫療且願意器捐者,在心跳停止5分鐘後可施行無心跳器捐。

心跳自然停止 應有5分鐘觀察期

衛福部表示,本指引以尊重末期病人之自主權及善終為前提,醫療團隊應在施行前向病人或家屬完整說明作業流程及病人可能的反應。執行器官摘取手術及器官移植手術的醫師不得參與病人維生醫療的撤除及死亡判定。病人原先醫療過程中未使用體外循環機器者,醫療團隊不得為「維持捐贈器官功能」而另行裝置該機器。

衛福部表示,撤除維生醫療的病人心跳自然停止(體循環停止)後,應有5分鐘的等候觀察期。在此觀察期間,醫療團隊不得執行任何醫療行為,待確認未再出現收縮性血壓或心搏性心率,由主治醫師宣布死亡後,始得進行器官摘取及移植作業。

預立器官捐贈意願 遺愛人間

未來「腦死捐贈」及「心死捐贈」並列為大體器官捐贈來源。心死捐贈的器官,須依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規定進行分配,可比照腦死捐贈採部分器官指定捐贈。呼籲國人響應,預立安寧意願與器官捐贈,不僅能尊嚴善終,更能遺愛人間。

衛福部將在107年度辦理「心臟死後器官捐贈推廣教育訓練計畫」,由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負責執行,邀集國內醫學團體、器捐醫學、倫理及法律等專家,深入30家以上的醫院辦理心死器官捐贈臨床實務工作坊,並撰寫施行標準作業流程及製作教材,全力提升醫院執行的專業能力。(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4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上了年紀,老人家的身體強度不再如同年輕人,可以接受強度很強的運動,或是跑跑跳跳的,受了傷復原力也不如以往,相對的骨質密度也下降了。在運動環境上應該要更注意安全,而運動時間到底要多久,應視自己的體能而定。年長者在運動時應該注意的事情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黃薰隆秘書長表示,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糖尿病友每日飲食上都需要控制血糖;然而,卻有不少糖友只監測飯前血糖,忽略了飯後血糖也需要監測。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建議,糖友採血糖配對式監測,應該監測同一餐的餐前和餐後血糖,而餐後又以進食第一口飯開始往後計算2小時,當餐前和餐後的差值超過50時,就需要進一步減少主食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秋節即將登場,烤肉是大人、小孩最期待的活動之一,不過,家有過敏兒的民眾可要特別注意!醫師提醒,使用木炭烤肉所產生的一氧化碳,以及肉類加熱產生的多環碳氫化合物,容易引發過敏兒氣喘,以及呼吸道疾病。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涂毓羚指出,烤肉時,民眾會長時間圍著木炭...

閱讀詳情 »

你曾經有過買了新的家電或3C產品、工具後,卻發現自己還是習慣用以前的物品來辦事,或是總學不會「新玩具」該怎麼用嗎?這可能不是太懶散或習慣問題,而是你的大腦神經細胞已經產生異常。一項研究首度證實一些早期的失智症徵兆與缺乏某些天然生成的蛋白質有關,會影響學習能力及記憶形成過程。神經細胞經常會因應各種新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