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再親密的人,也不要共用這10種東西。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了解一下吧

再親密的人,也不要共用這10種東西。為了家人朋友的健康,了解一下吧

朋友、家人間共用一些生活用品,雖然顯得親密無間,但很可能會傳播疾病。據美國《SHAPE》雜誌介紹,有些隨身物品是不應該和別人分享的。

1.香皂

如果認為香皂是用來殺菌消毒的,可以隨便取用,那你就錯了。香皂底部通常較濕,會成為雜菌滋生的溫床,香皂上的細菌可在不同使用者間交叉傳染。美國疾控中心建議,盡量減少使用公共香皂,改用洗手液。


2. 帽子和梳子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意見,帽子和梳子直接接觸頭部,共用恐怕會傳播真菌。此外,頭部因接觸枕頭、床單以及沙發等,會沾染蟎蟲,一旦共用帽梳容易交叉感染。


3. 指甲刀

修理指甲時,如果不慎弄破皮膚,共用指甲刀就可能感染通過血液傳染的病菌。如丙肝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建議使用修甲工具後最好用酒精消毒。


4. 瓶裝飲料

同喝一瓶飲料,容易通過唾液接觸感染咽炎、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甚至腦膜炎。因此還是各喝各的飲料,或者倒到杯子里分享。


5. 耳機

耳機長期使用很容易沾染細菌,共用就會讓細菌“耳耳相傳”。尤其是學校機房等公共場所配置的頭套式耳機,更要注意定期消毒。

6. 化妝品

唇膏、睫毛膏之類化妝品大多都含有防腐劑,本身俱有殺菌作用,共享較為安全。但使用者若患紅眼病、流感等傳染病,就不能共用了。


7. 刮鬍刀

剃須刀極易劃破皮膚,沾染血液,共用很容易傳播乙肝病毒等。凡容易見血的物品都不宜共用,使用後要注意消毒。


8. 牙刷

共用牙刷會令刷​​​​毛沾染的病菌經由口腔感染。尤其當使用者牙齦或口腔有傷時,刷毛易沾染血液,加大了傳染的危險性。


9. 耳環

閨蜜間經常互換耳環等飾品戴,如果在耳洞乾燥的情況下戴一般沒事,但摘下時可能劃破耳洞。從而沾染血液,再藉給他人的話,就易通過血液傳播各種病毒。因此,耳環取下後要進行清洗消毒。


10. 止汗劑

走珠式止汗劑本身沒有殺菌作用,共用可能會把汗水里的細菌、真菌傳染給他人。如要共享,請換用噴霧式止汗劑。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北市公布第6屆藥事服務奬得主,共有12位藥師獲獎,服務於雙和醫院的蕭棋蓮是今年度藥事獎最年輕的得主,她在大學畢業後即進入醫院工作,期間積極投入新陳代謝科相關臨床藥事照護、糖尿病藥事評估等照護門診,以及抗凝血藥物諮詢,並協助開辦抗凝血藥物諮詢門診,表現相當出色。汐止國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A型肝炎是感染A肝病毒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雖然多數人感染後會自行痊癒且產生抗體,但仍有極少數病例會導致猛爆性肝炎,甚至死亡。過去台灣受限於疫苗基金財源有限,未將A肝疫苗列入公費補助疫苗項目,今年疾管署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簽訂為期10年的A肝疫苗捐贈計畫,將陸續捐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醫療資訊無遠弗屆!為控制不必要的檢驗檢查及用藥,健保署近年來積極把「健保雲端藥歷系統」升級為「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擴充內涵與功能,讓醫師在為病人診療時,即可查詢病人近期在各家院所做過的檢驗檢查、手術等11項整合資訊,避免資源浪費。跨院就醫不麻煩 醫療資訊雲端就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關將屆,除舊佈新迎接新年度到來的同時,愛美民眾多期盼能夠擁有一張美麗細緻的「幸福臉」過好年,希望嶄新的一年在財富、事業或是人際關係、桃花等運勢上收穫滿滿,為自己在交際及財運上加分。整形外科醫師指出,門診中,已有不少民眾趁著新年度即將開始進廠「微修」,以期能打造一個令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