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冠心病好發於男性? 心絞痛盛行率女高於男

  長庚科技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蔡青青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研究團隊,運用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資料,首度探討國人心絞痛的發生率與變化。結果顯示國人心絞痛盛行率為3.5%,約55萬人,而女性是男性的1.6至1.8倍,45歲以下女性的心絞痛盛行率更逐年上升。此研究已刊登於2019年1月國際重要期刊《國際心臟病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心絞痛又稱為狹心症,大部分是因為冠狀動脈狹窄或痙攣,導致心肌缺血所引起的胸痛,常發生在氧氣需求增加時候,如運動、緊張、餐後或寒冷。除了胸前會有壓迫感外,還可能幅射到左手臂、肩部、下巴或合併呼吸急促、冒冷汗、噁心嘔吐、頭暈等現象。通常在休息或使用硝化甘油舌下錠數分鐘後可以緩解,但如果疼痛仍持續,就有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須馬上就醫。

  根據106年國人10大死因,粗估台灣約有200萬名心臟疾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冠心病,心絞痛則是冠心病的常見問題。有些病患為了減少心絞痛的發生頻率或嚴重程度,不敢運動或提早離開職場,降低生活品質與工作能力,同時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醫療社會成本。

  為了解國人心絞痛的嚴重程度,蔡青青與研究團隊分析1993至1996年和2005至2008年NAHSIT資料庫,研究對象共9,717人(男性4,829人、女性4,888人),研究針對不同性別、年齡層(19至44.9歲、45至64.9歲、≧65歲)及2次調查間心絞痛盛行率的差異加以探討。結果顯示,1993至1996年19歲以上成人的心絞痛盛行率為5.6%,每年約有81.4萬人罹病;2005至2008年盛行率則已降至3.5%,約55萬人。

  分析降低原因,可能與1995年全民健保開辦後,國人心絞痛問題受到較好的控制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心絞痛盛行率是男性的1.6至1.8倍。但45到64.9歲女性心絞痛盛行率自1993年至2008年,已從8.6%下降到4%;65歲以上則從10.1%下降到3.4%;但45歲以下的女性,反而從4.9%上升到5.4%。

  過去冠心病一直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事實上女性因冠心病的整體死亡率比男性還高。由於女性經常出現不典型症狀而延遲就醫,對於預防冠心病的努力與治療遵從度比男性低,社會關心婦女健康的議題經常以乳癌、子宮頸癌、骨質疏鬆為主,使女性忽略對冠心病的警覺性。因此特別提醒年輕女性,對於冠心病應更加提高警覺,若有任何胸痛不適的症狀應及早就醫。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褚柏顯建議,有心絞痛病史的病患,可隨身攜帶硝化甘油舌下錠,感覺心絞痛發作時可放置1顆在舌下,並立刻就醫勿拖延。若5分鐘後症狀沒有緩解,收縮壓仍於100毫米汞柱以上,可每隔5分鐘再重覆使用1顆。

相關推薦

記者 陳家珍/台北報導 癌症連續49年蟬聯臺北市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女性乳癌及子宮頸癌位居第2名及第9名;11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療服務量能降載,亦降低民眾參與癌症篩檢意願,臺北市子宮頸癌及乳癌篩檢量下降幅度達16%。在疫情趨緩及醫療院所恢復服務量能情形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呼籲,民眾落...

閱讀詳情 »

晚上打鼾、睡不好,白天沒精神影響工作效率?怎麼睡也睡不飽,睡眠和生活品質低落?氧生達人許漢忠醫師表示,如果在夜晚有打鼾、驚醒,白天有嗜睡、甚至在睡覺時有因呼吸道堵塞,造成多次呼吸中止的狀況,就極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作祟!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妨花一分鐘進行自我檢測,利用「柏林睡眠量...

閱讀詳情 »

【記者 尤華恩/台南 報導】台南市長黃偉哲今(27)日召開防疫記者會,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今日全國無新增本土個案,台南市亦無確診者足跡,台南市長黃偉哲率台南市政府局處首長,在防疫記者會報告最新的疫苗施打狀況,第二劑莫德納疫苗9月29日開始施打,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始接種,加強個資保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