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0大嬰幼兒照顧NG行為 爸媽千萬別再犯

  嬰幼兒意外淹死、溺死、墜落或燒燙傷事件頻傳,但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統計,約有3成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提出由醫師根據臨床經驗觀察,票選出家長10大照顧疏忽行為,其中以「嬰兒趴睡」最為常見。醫師提醒,切勿為了讓嬰兒頭型漂亮而趴睡。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葉國偉指出,國外有研究證實,20%的兒童死因是可以預防,而長庚兒少保護中心本次的研究則顯示,應該有高達30%的6歲以下兒童死亡是可避免的,例如猝死、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吊死等。這些可避免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照護者照顧上的疏忽,或是本身照護知識的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呼籲,5歲以下兒童死者中,有半數以上可藉由簡單可行的預防措施,來保障幼兒的健康與安全。長庚兒少保護中心也發現,其實有更多兒童雖然未致死,但也造成身體及心理不可磨滅的傷害。有鑑於此,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審慎票選出家長10大NG照顧疏忽行為,更精心製作了「5分鐘的動畫」,附上醫師的小叮嚀,提醒家長注意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並上傳至長庚兒少保護中心youtube頻道,並提供給相關單位或團體,為國內兒少保護盡一份心力。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也整理出常見的10大照顧疏忽,提供家長參考如下:

1. 讓嬰兒趴睡。

2. 未妥善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座椅。

3. 藥物未適當儲放。

4. 未施打疫苗或未提供適當營養。

5. 獨留幼兒在浴缸泡澡玩水。

6. 誤食不安全的玩具。

7. 玩窗簾被拉繩勒住。

8. 窗戶沒安全鎖。

9. 戶外游泳戲水疏忽照護。

10. 廚房煮菜時的意外燙傷。

  針對這些致命的疏忽行為,長庚兒少保護中心醫師也提出呼籲,勿讓嬰兒趴睡、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勿因滑手機或聊天而忽視了兒童的安全,即使短暫離開,也切勿獨留幼兒於屋內或車內,藥品或危險物品須放置高處,讓兒童無法取得;兒童搭車須繫上安全帶或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乘坐機車也須配戴合格的兒童安全帽。

相關推薦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11/吃對魚提升孩童免疫力.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魚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超級食物,特別是對嬰兒、幼兒和孕婦。但是該如何挑選安全又適合的魚呢? 美國FDA(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EPA(環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男人有些地方「太長」未必是好事!一名32歲男子,最近幾個月只要與女友發生性行為,女友事後都會出現泌尿道感染症狀,灼痛不適,導致女友抗拒再跟他發生親密行為,只好一同前往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確定就是因為男子包皮過長滋生細菌導致,進行割包皮手術後才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 收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體重過重有啤酒肚,竟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重症?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與飲食習慣問題,長時間下來容易造成體重過重與體型過胖,更可能產生一般俗稱的「啤酒肚」,造成身體新陳代謝不佳,甚至導致高血壓、高血糖。 透過醫師分享以下2案例比較,並整理出2大關鍵因素與減重4招,證實體重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喊出2025年要消除C肝,但離目標治療人數現在只達到一半,健保署今(29)日便宣布,正式公告取消C肝全口服新藥處方的科別限制,只要臨床醫師有能力有信心,不管是家醫科、腎臟科或感染科,只要民眾檢驗確診C肝就能提供民眾C肝治療,提高民眾治療的方便性。而健保今年度相關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