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全民愛健康 心臟病篇6

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全民愛健康 心臟病篇6

心臟疾病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轉眼間即可能奪走寶貴的生命。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表示,肥胖、生活壓力大、飲食過油、過量菸酒、缺乏運動與慢性疾病都是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建議應及早改善,以免釀成遺憾。

 

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全民愛健康 心臟病篇6

 

冠心病起因於大量脂肪、膽固醇累積在血管壁上,導致血管狹窄而致,常見的危險因子包括:

 

1. 慢性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可能會提高心臟疾病的發生率。

 

2. 肥胖:肥胖會提升心臟病的發生率,根據國健署規範,BMI≥24即爲過重、BMI≥27即為肥胖,若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者也屬於高危險群之一,建議應維持正常體重,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3. 過量菸酒:抽菸會使血管閉塞、降低血氧循環,研究證實,吸菸者發生冠心病的風險是未吸煙者的2至4倍。而過量飲酒恐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建議每日酒精攝取量男性不超過30克、女性不超過15克為佳。

 

4. 缺乏運動:規律運動可幫助減脂、維持正常體重、降低血壓、血脂等三高問題,反之,缺乏運動就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5. 壓力大:近年常聽到的「過勞死」,經常是因為平日工作壓力大,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惡化而不自知,進而促使心血管疾病惡化所致。

 

6. 年齡與性別:老年人面臨血管自然老化、彈性疲乏,因此也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此外,以臨床統計上來看,男性心臟疾病的發生率高於女性,宜多加留意。

 

7. 心臟疾病或家族遺傳:研究指出,有心臟病家族病史者,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一般人的2至12倍之多。

 

雖然年齡、性別、遺傳等是無可改變,但若能積極從飲食、運動等面向著手改善,仍可望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

 

冠心病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趙書平醫師

 

延伸閱讀:

【冠心病的常見症狀】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64

【認識冠心病】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4387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冠心病的危險因子|全民愛健康 心臟病篇6

相關推薦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7/剖腹產小孩長大後容易肥胖.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剖腹產可能對小孩有長期上的健康影響。一份針對美國超過三萬名的婦女做研究發現,剖腹產生下來的小孩長大後,有比較高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防疫,怕病毒上身,不少人在家中蒐羅了各種防疫神器,但使用不當反而傷健康。一名55歲熟男,日前身體開始出現異狀,晚上眼睛突然莫名疼痛、畏光、流眼淚,到了隔天疼痛感更劇烈,痛到直呼想把眼睛挖掉,就醫檢查發現角膜水腫並出現許多點狀破皮,醫師一問才知道,竟是猛照紫外線殺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自購的千萬劑AZ疫苗,交貨腳步緩慢,昨好不容易盼來第二批、62.6萬劑到貨,卻傳出這一批來自於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泰國廠的疫苗缺乏世界衛生組織(WHO)認證的質疑。食藥署今(8)日特別澄清,疫苗是否列入WHO的緊急使用清單(Emergency U...

閱讀詳情 »

東森電視財經新聞台暨數位媒體事業部日前舉辦第二屆主播記者海選,吸引近兩百人報名參加,經過海選、複選、面試與播報等層層角逐後,最終由徐世珍、呂心喻、阮珮慈脫穎而出,獲選為東森財經新聞台的儲備主播與數位部門助理記者。且三位入選者都是高學歷學霸,徐世珍為台大畢業,呂心喻、阮珮慈皆出自政大新聞系。因徐世珍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