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病毒一回家猛照「殺菌燈」 熟男眼睛爆痛竟已經角膜撕裂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防疫,怕病毒上身,不少人在家中蒐羅了各種防疫神器,但使用不當反而傷健康。一名55歲熟男,日前身體開始出現異狀,晚上眼睛突然莫名疼痛、畏光、流眼淚,到了隔天疼痛感更劇烈,痛到直呼想把眼睛挖掉,就醫檢查發現角膜水腫並出現許多點狀破皮,醫師一問才知道,竟是猛照紫外線殺菌燈惹的禍。

原來男子為了防疫,在家中玄關擺了一座紫外線殺菌燈,回家就坐在玄關的椅子休息閱讀兼殺菌,當下眼睛不覺有異狀,沒想到2小時後,眼睛突然爆痛,就醫診斷為光照性眼炎。

紫外線燈開啟時,必須避開紫外線照射範圍!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王司宏表示,光照性眼炎又稱為紫外線眼炎,是眼睛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照射後,造成眼部角膜及結膜的淺層炎症反應,一旦紫外線能量過強,角膜表皮吃不消,便會撕裂開來。

也由於角膜破皮,神經會外露,此時眼睛只要一眨,便會非常疼痛。一般而言檢查時可見結膜水腫、明顯充血、角膜水腫及上皮呈點狀破皮。

王司宏提醒,光照性眼炎不會立即產生眼睛不舒服的症狀,通常2至12小時內才陸續出現怕光、流淚,劇烈疼痛,異物感,灼熱感,眼瞼痙攣及張不開眼,且可能合併視力減退及看燈光周圍有光暈的現象。光照性眼炎多發生於電焊或被紫外線灼傷,如在雪地、海面的陽光反射,及眼睛誤觸紫外線殺菌燈的照射等。

王司宏表示,光照性眼炎的治療,主要在緩解症狀、止痛、減少充血及防止感染。急性期可用冷毛巾敷眼,減緩眼睛不適,使用表面麻醉劑1到2次減少疼痛,但不能多點,以免延緩角膜上皮的再生及增加感染,再輔以抗生素眼藥水或藥膏,防止角膜發生感染,之後盡量閉眼休息再加上局部用冷毛巾敷,通常在治療後數小時,症狀即可逐漸減輕,大約3天內可痊癒。

王司宏強調,雖然酒精、漂白水、殺菌燈等消毒用品帶給民眾防疫的安心,但是仍無法取代勤濕洗手、正確戴口罩的防疫措施,消毒用品更要注意其使用規範,紫外線殺菌燈要在密閉空間內使用,人應離開且眼睛不要直視紫外線燈,倘眼睛出現紅腫、畏光、疼痛不適的症狀,請儘速尋求專科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自購第3批40萬劑「莫德納」檢驗過關了! 配發開打沒問題

華儲員工染疫6同住4確診! 「工作沒接觸到疫苗」擴大篩檢900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完年後,國內竟出現「狂瀉潮」疫情!疾管署今(2)日公布最新監測數字指出,國內上周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突破13萬8千人次,已經是連續2周的上升了,而背後禍首,疾管署分析國內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全以諾羅病毒在搞鬼。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國內上周(2月21日至2月27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首批疫苗透過COVAX購得AZ疫苗,而上月底迦納跟象牙海岸已經收到COVAX分配的AZ疫苗,台灣還在苦苦等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日強調,這是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屬於COVAX的援助對象,所以被分配到印度廠,至於自己花錢買的台灣,仍在等待韓國廠的配...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嚴峻之時,我國今天再度有好消息,指揮中心表示,今天無新增個案,下午無COVID-19記者會,不過仍有例行記者會。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4,65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72,595例排除),其中955例確診,分別 為...

閱讀詳情 »

【記者 高金次/新北 報導】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接獲線報,於2月26日會同新北市調查處至展裕國際有限公司,查獲業者使用鋼瓶標示「禁用於食品」字樣之氮氣,進行米餅充氣包裝作業,該公司之生產製程未符合衛生安全原則及廠區有部分衛生缺失,涉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8條第1項規定,已責令業者限期改正,屆期如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