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秋老虎來了溫差大 心血管疾病急發愛找這兩類人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秋老虎發威,近來溫差頗大,有時候早晚溫差甚至可高達10度,國健署就發出警示,一旦溫差大時,血管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尤其是年長者以及慢性病病人,這個時候千萬別輕忽季節交替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威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31%。在台灣,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也顯示,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說,不只心臟病,如果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一年所造成的5萬多人死亡數字,這些疾病的奪命人數遠超過癌症。

王英偉細數,國人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嚼食檳榔及過量飲酒等,是心臟病與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而近年來氣候變遷,極端的氣候型態也是心臟病與中風急性發作的誘發因子,因此,得從日常生活開始護心。

國健署建議,以下5生活好習慣可以護心:

(1)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以蒸、煮、川燙取代油炸。
(2)規律運動:每周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多爬樓梯少搭電梯、多走路、少開車。秋天早晚溫差大,提醒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運動時要注意保暖可以多加外套穿著,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儘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
(3)向菸說不:不管是直接吸菸或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及罹患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
(4)定期健檢:了解自己的血糖、膽固醇、血壓及體重指標(BMI),掌握自己身體健康狀況。
(5)三高控制:管理心血管疾病的源頭是三高控制,已有三高的民眾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以色列旅行團一行11人,因為在飛機途中不巧遇上日本「鑽石公主號」下船者又被確診,被迫中斷行程,晚間已返抵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2)日晚間表示,其中一名女團員因有呼吸道症狀已後送就醫。 該旅行團共有台灣...

閱讀詳情 »

轉頭就出現「暈眩」 及早就醫免心慌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暈眩」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

閱讀詳情 »

Q執行生酮沒多久,就出現「便祕」狀況,為什麼?怎麼辦? A:便秘的發生主要有五個原因。 (圖片來源:資料圖庫)   1. 情緒緊繃和生活壓力: 會促進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分泌,腎上腺皮質醇會使大腸蠕動變慢,導致腸內廢棄物移動緩慢,水分被大腸吸收,糞便成了硬塊。所以隨時放鬆心情。...

閱讀詳情 »

Q:生酮飲食對於「癌症」有幫助嗎? A:多年來的研究統計發現,肥胖又有糖尿病的女性容易罹患乳癌;糖化血色素(HbA1C)高於 6.2 的男性,產生大腸癌的機率相當高。 雖然肥胖的人不一定會有癌腫瘤,但是肥胖的人,多數是因為血糖升高,刺激了胰島素的分泌。雖然得了大腸癌的男性並不見得個個過胖,但從統計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