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恐面臨雙病毒夾擊 陳時中:下周討論秋冬防疫緊縮

冬季恐面臨雙病毒夾擊 陳時中:下周討論秋冬防疫緊縮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北部開始明顯感受到天氣變化,全國搶打流感疫苗,所有人都擔心流感與新冠病毒雙重夾擊下,恐怕帶來重大損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藉由南半球冬季(7至9月)分析,雖然新冠疫情嚴峻,但流感疫情卻穩定低點,可能是防疫加強緣故;陳時中強調,下周將討論台灣防疫是否重回緊縮。


南北半球冬季互換新冠持續 台灣「秋冬」專案下周討論


陳時中說明,藉由南半球各國流感統計數據,包含阿根廷、澳洲、智利、紐西蘭等國,往年在7月多會升到最高點,今(2020)年則持續低點沒有發生流行,很可能在防範新冠疫情的行動中,阻擋了流感疫情散布,讓流感疫情沒有發生;但新冠疫情各國都未見降溫,疫情都仍然在持續,因此仍然需要觀察。


陳時中持續說,北半球歐美疫情未見停歇,新增病例不斷出現,顯示新冠病毒必須加強防範。下周將召開會議,討論11月中可能會有的「秋冬專案」,相關細節目前仍需要討論,包含加強邊境管制可能是1個方向,提高防疫新生活強度也是可能想法,希望能在最有效率且干預最小的狀態下,提高防疫成效。


雙病毒來襲防範僅剩2月 北半球如何發展難預測


「在7月與8月時就已經呼籲雙病毒可能來襲!」前疾管署署長蘇益仁表示,自己已接到邀請,在10月29日會參加討論會議,現在討論已經比較晚了,但有討論總是比較好,今年冬季將面對新冠與流感2個病毒侵襲,防疫舉動勢必要加強,距離流感快速爬升還有2個月左右,一定要提早防範。


蘇益仁解釋,台灣流感個案在11月左右會陸續出現個案,在12月中疫情快速成長,在1月中出現高峰,目前南半球數據可以提供我們很好的參考資訊,但北半球會有什麼發展,現在仍在未知,不能排除雙病毒同時夾擊,也有可能出現病毒競爭,有1個非常流行,另外1個則漸漸轉弱,但目前都很難推測。


流感等傳染病冬季4至5倍發威 群聚行為必須減少


蘇益仁提醒,現在許多人都已經習慣戴口罩與勤洗手,但許多群聚或商業行為,已經放鬆就很難再轉嚴,然而流感等疾病在冬季發生率,是其他季節4至5倍以上,一旦感染流感出現發燒,在醫療端要判斷疾病也會有很大困難,因此現在民眾勢必要有心理準備,許多具有群聚行為的場合,例如電影院、百貨公司、演唱會等都要小心。


更多NOW健康報導
▸氣溫驟降耳中風發病高峰 新頭針刺激穴位點可找回聽力
▸現代人用眼過度飽受飛蚊症擾 排除病理性因素中醫有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賴欣平報導】早上起床,有睡沒飽,睡眠品質差,徹夜睡睡醒醒,為什麼會這樣?中醫師章晉瑋解析四大原因。陰陽消長失衡 用腦過度心火旺第一種是因為「陰陽消長失衡」,白天太亢奮,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入夜無法平復,章晉瑋醫師表示,這類患者會以「重鎮安神」藥物,如龍骨、牡蠣、搭配桂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間採購新冠疫苗話題延續,昨(31)日總統蔡英文親上火線,提出經濟部長王美花是企業窗口,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是民間團體窗口,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記者會中,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已收到郭台銘(永齡基金會)與佛光山文件目前正在審視,國產疫苗臨床實驗爭議,陳時中再申權宜之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日記者會公布,新增262例本土確診COVID-19案例,境外移入5例,校正回歸65例,共332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篩檢塞車數字已緩解,考慮之後將不再宣布校正回歸數字,同時說國內疫情已稍趨緩,但這是過去兩周全民犧牲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個案新增262例,校正回歸65例,上升趨勢持續減緩,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確診個案Rt值縮減,也就讓新確診人數下滑,但不代表有放鬆防疫措施本錢;另外,中國大陸廣東省疫情複燃,許多台商擔心回台檢疫場所與確診病患重疊,陳時中申明會做好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