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冬季愛吃鍋當心掉入肥胖陷阱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冬天吃鍋,小心身材胖一圈!冬天氣溫低,總覺得要吃個熱熱的食物來暖身,有些人甚至每周要吃1次火鍋才滿足;然而,小心不忌口的結果,很可能無形中囤積不少脂肪,一個冬天下來體重就暴增10公斤!「增重容易、減重相對較難」,中醫師沈瑞斌指出,選擇健康的飲食方式及溫和的中醫減重,過程中不用挨餓、又能達到減重不復胖的成果。


愛吃火鍋小心落入肥胖陷阱 怎麼吃才能減少熱量?


常聽到許多人在吃完鍋後第2天出現水腫的情形,沈瑞斌醫師解釋,這是因為鍋物中的鈉含量過高所致。而鈉含量過高容易造成胃發炎、腎臟負擔與心血管疾病,加上重口味飲食容易增加飢餓素,導致吃進更多食物,等同於掉進肥胖陷阱而不自知。


那火鍋該怎麼吃才不會發胖呢?建議湯底上可選擇蔬菜、昆布為鍋底的清淡湯頭,進食的步驟可先煮蔬菜、再下肉片。肉類可選瘦肉和白肉,鮭魚及雪花肉片等油脂多,改選雞肉片或鯛魚片為佳;火鍋料也要留意,如1份餃類、豆皮、百頁豆腐等介於幾十至百卡,熱量都不低,這也是讓總熱量飆高的關鍵之一。


不吃澱粉、不吃中餐 這些錯誤減肥法恐讓你瘋狂復胖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減肥首重「顧胃氣」,必須均衡攝取全穀類食物、蔬菜和肉,那只吃單一食物如咖啡、蔬菜、水果等,無法穩固胃氣,反而容易陷入無限循環的復胖輪迴。


沈瑞斌醫師提到,臨床曾遇過「健康飲食癡迷症」的1名女性患者,2年下來嚴格控制飲食,只吃川燙青菜、偶爾吃點堅果,低度熱量攝取造成身體代謝異常,引發情緒低落,一到周末假日又破功,體重像溜溜球般上上下下,最後來求醫時比減重前胖了近20公斤。


沈瑞斌醫師進一步說明,像近幾年來很夯的168斷食法其實是1種「行為矯正」,將每天進食時間控制在8至10小時以內,吃完2至3餐,其他時間不亂吃零食;飲食上盡量選擇原態食物,如地瓜、玉米、南瓜等或簡單麵食,早餐可選擇吐司夾蔬菜、蛋或起司或三角飯糰搭配蛋、無糖豆漿,蔬菜、雞胸肉沙拉等。


有的人喜歡在早餐吃很飽,中午省去不吃,這是錯誤的飲食觀念,早餐吃的好、中餐適量,晚餐應距離睡前2小時,可採行168斷食法的精髓,三餐應該定食定量。不過對於有胃病、糖尿病或大夜班工作者,168斷食法則不適用。


肥胖成因有多種 中醫「補瀉」減重不傷身


中醫認為肥胖的成因很多,分成脾腎虛、肝腎虛、荷爾蒙紊亂,或肝氣鬱結、痰濕等類型,其中飲食裡的油、糖份,往往是造成體內痰濕的主因。中醫說的去痰濕,同樣可運用於去脂肪。


沈瑞斌醫師強調,中醫減重採用「補瀉」原理,利用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虛痰濕的肥胖;氣虛者,以生脈飲補氣;女性血虛或脾虛則補血氣;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的腎虛患者,則加強補腎,增強代謝能力。不足用「補」、過多則「瀉」,依照體質不同對症下藥,才不致因亂用減肥偏方,導致掉髮、月經周期亂的情況。


應酬聚餐避不開熱量怎麼辦? 中醫提供餐前餐後「補救法」


如果免不了吃大餐那該如何控制?沈瑞斌醫師提醒,在應酬、聚餐之後,可藉由常見的仙楂、決明子、荷葉、烏梅及菊花、陳皮等中藥材,不加糖泡水飲用,幫助解膩去油兼消脂。或是於餐前先食用半碗薏仁,有助收縮胃部平滑肌、健脾利濕;另外,何首烏、生地、熟地也有減少食慾之效。穴位部分則可按壓內庭穴或空拳敲打足三里5分鐘,有助減少食慾;按摩耳屏前的饑點和渴點也有抑制食慾的效果


藉由健康飲食減肥法,平均1個月可減去1公斤,若合併1天2小時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1個月可減下2至3公斤。對有些人來說,運動知易行難,那不妨利用飯後散步消耗熱量,如果還是覺得減重成效不佳,沈瑞斌醫師建議,可搭配中藥材或中醫經絡方式如針灸、埋線等方式,增加身體代謝量,1個月就能減下3至5公斤。最重要的是,要進行減重前,應該找專業的醫師或營養師來協助,能健康吃飽又能讓減肥成效有續航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相關推薦

1、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牙膏 藥物牙膏對某些細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如果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牙膏,會使口腔中的細菌慢慢地對其適應,從而產生耐藥性。 Tips:牙膏經常換對牙齒有益。因為長時間用一種牙膏口腔中的某些細菌就象某些病菌產生耐藥性一樣,減少對清潔口腔的作用,所以經常換牙膏有利於清潔口腔與牙齒。...

閱讀詳情 »

注重生活品質的白領們常常會在網上或雜誌上搜索時下最流行的養生之道,然後照單全收,但有時卻在不知不覺中離健康生活越來越遠。看看下面的流行時尚,再聽聽中醫養生專家怎麼說,對照一下,哪一條是你錯誤的堅持? 時尚之一:洗腸、斷食,排毒 時尚理由:許多明星都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裏沒有宿便,不蓄積...

閱讀詳情 »

據MSN JAPAN報道,早晨起床的時候是人的口腔一天中細菌增加速度最快的時候,因此有不少人在起床以後會很明顯感覺到口腔中黏答答的,還帶有明顯的口臭。有不少人會很困惑:明明已經好好刷牙了,應該已經將口腔中的細菌都清洗乾淨了,為什麼還是那麼容易口臭呢?在這裡,讓牙科護士為你支幾招吧! 預防乾燥保持口腔...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可能引起人類致癌的因素很多,但哪種風險更大,一直沒有很量化的數據。不過近日,美國《悅己》雜誌邀請了多位癌症專家,以10分制給各種癌症風險因素打了個分。這些專家包括: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預防中心主任特雷澤·貝弗斯博士,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腫瘤外科專家黛博拉&m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