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日易感冒 專家傳授「氣順」二秘笈

冬日易感冒 專家傳授「氣順」二秘笈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秋冬交替之際,是一年中最容易感冒的季節!感冒時,尤其是在密閉場合或睡前,常有胸悶、呼吸不過來的感覺,讓人頭昏腦脹。西醫治療感冒常會使用抗組織胺及乙醯胺酚等藥物,雖可立即緩解不適感,卻會出現許多副作用,如嗜睡、無精打采等現象;以中醫觀點來說,感冒稱為風邪,而我們常聽見的流行性感冒,則是症狀較嚴重的傷風,中醫稱為溫病或疫病,要怎麼預防感冒、而且又能避免服用西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中醫則是自有一套方法。
所謂風邪,即指風與寒所結合的病邪。根據中醫古籍記載,「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因此,人體一旦受風邪就會有頭重腳輕、筋骨痠痛、鼻塞、流鼻涕,所以治療以「祛風散寒」為原則。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冬天容易感冒、受風邪,都是因為體內運行不協調,一旦中氣不足、能量不夠、營養不良,「三不」只要有一不,就會讓身體虛弱,病毒、風寒有機可趁,人就容易感冒。
要抵抗這樣的「外敵」,平時就要儲備足夠的氣血、營養,讓體內運轉機制能夠有原料支持身體運行,而且還能夠擊退外來的病毒、細菌。就中醫觀點來說,宇宙與身體運作,都有其自然機制,並且認為「氣」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氣的運動與變化的結果。人體即宇宙的觀點,對應到人體,衍生發展出「腎氣」;因此,李深浦中醫師指出,若是腎不好,則氣不足,氣不足,則容易早衰、體虛。
李深浦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冬季容易致病的另一項原因係「外邪」,外邪是疾病來源,如風、暑、濕、燥、寒、火。要避免疾病上身,除了以「氣順」來保持健康的身體,免疫系統也得發揮其防禦功能;所以,平時的飲食攝取、休息都是為了維持生理機能。
李深浦醫師強調,要在冬日強身,只有二法。一是少吃冰,因人體將營養吃下肚之後,需要熱能將其轉化成能量,將營養帶到身體各處,若是有溫度較涼的食物進入體內,則影響氣順,中醫認為氣不順則會減緩身體運轉功能;二是多暖身,可藉由多吃溫性食物、運動來維持體溫,切勿讓四肢、頭頂冰冷,因為只要身體暖了,就能維持體內運行,如同機器需要「暖機」一般,才能讓機器運作順利。建議平常可將麻油、薑絲入菜,讓身體暖起來,也可幫助氣順,預防感冒。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因應現代少子女化,在尊重家長選擇權、保障每個孩子都獲得尊重與照顧,以及無縫銜接的原則下,衛福部優先針對年輕人最為關切的照顧與托育經濟負擔問題,推動托育公共及準公共化策略,朝持續增加公共托育供給率、減輕家長育兒負擔、提高家外托育使用率、改善托育人員薪資、穩定托育服務品質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民眾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認知,經由媒體衛教及網路資訊傳播已漸漸提高,但要確診卻沒有那麼容易。拜醫療科技進步之賜,類風溼性關節炎已可經由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和傳統X光影像不同之處,在於骨骼肌肉超音波能提供關節滑膜、肌腱、韌帶、肌肉和骨頭表面的影像,同時可以就受試者...

閱讀詳情 »

一名60歲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男子,在30多歲時就被確診,數十年來每天認真服藥;飲食清淡且注重養生,更長年維持良好運動習慣,但天不從人願,儘管再努力,壞膽固醇仍長期高達180mg/dL,心血管也反覆阻塞到醫師都束手無策,多次裝支架讓他越來越擔心,有一天自己會因心血管事件發生而留下遺憾…。 亞東紀念醫...

閱讀詳情 »

別坐太久!久坐會腰痠背痛、會變胖,還可能引爆猝死危機!台1名50歲張姓工程師因工作關係,經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4、5個小時,但近2周開始,無論是走路或跑步都覺得特別容易喘,就醫才發現是肺動脈栓塞,若不立即處理,恐怕有猝死的危險。 久坐會腰痠背痛、會變胖,還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圖非新聞中患者。 該名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