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骼肌肉超音波 幫助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

骨骼肌肉超音波 幫助診斷類風溼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民眾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認知,經由媒體衛教及網路資訊傳播已漸漸提高,但要確診卻沒有那麼容易。拜醫療科技進步之賜,類風溼性關節炎已可經由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和傳統X光影像不同之處,在於骨骼肌肉超音波能提供關節滑膜、肌腱、韌帶、肌肉和骨頭表面的影像,同時可以就受試者的運動情況做動態的評估,進一步了解關節發炎的程度。

骨骼肌肉超音波 早期診斷追蹤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明學說,骨骼肌肉超音波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應用,最主要有:

1. 早期診斷:在偵測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方面上,超音波比臨床檢查更敏感。

2. 疾病監測:藉由超音波影像學上的變化,可以追蹤類風濕性關節炎活性和對治療後的反應。

3. 預後評估:在疾病早期若偵測到骨侵蝕代表預後不佳,使臨床醫師早期且積極地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4. 介入性治療:關節液抽吸和關節內注射是診斷和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實作項目。

即時動態影像 準確定位病灶

蔡明學醫師指出,傳統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是利用觸診的方式,找出體表骨骼作為定位標的,進行關節液抽吸和關節內注射,但常規觸診有困難的關節或是較小的關節,利用這種方法容易造成診斷和治療失敗。使用超音波導引,透過即時動態影像,可以準確定位病灶位置,增加診斷和治療的成功機率。

蔡明學表示,骨骼肌肉超音波有許多優點,包括具有可近性、無輻射性、費用相對便宜,且能動態追蹤疾病變化,具有早期診斷、評估疾病活性和追蹤治療反應的有效工具。隨著骨骼肌肉超音波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研究持續發表,以及臨床醫師孰悉度不斷提升,將來骨骼肌肉超音波很可能成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準則的一部分。

【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鹹水雞、白斬雞、醉雞,是不少民眾的美食名單;不過,近日受到禽流感影響,民眾對雞肉產生疑慮,尤其這類雞料理的骨頭容易帶有血水,怎麼烹煮才能安心吃呢?主廚張立峯表示,想要雞肉完全熟透仍鮮嫩多汁,只要大火煮滾15分鐘,接著浸泡25分鐘即可。 認明屠檢合格標章 禽肉安心吃 張...

閱讀詳情 »

幾乎每個女人都會在某些時候出現內褲濕了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這是正常的,但也有很多時候,這一現象其實是婦科病造成的! 面對這一現象,女性該如何區分呢?   生理性原因 1.月經要來了 如果發現自己的內褲開始易變濕,需要考慮是不是月經要來了。 經期前後,體內激素分泌發生變化,白帶分泌會增多,內...

閱讀詳情 »

如果女人有月經量少、經期短,臉上色斑、身體乏力、關節疼、頭暈等表現,那麼需要考慮缺鈣! 女人缺鈣的危害! 女人過了35歲後,骨質開始以每年0.5~1%的速率流失;停經後,骨質流失速率會加快2~3倍。 女人一旦缺鈣,除了 容易出現骨折、關節問題以及貧血 的問題外,還 和雌激素水平關係密切 ! 雌激素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