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至鹹湯圓少不了「茼蒿」這一味? 專家教你這樣挑選

冬至鹹湯圓少不了「茼蒿」這一味? 專家教你這樣挑選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天冬至,你一定準備好煮湯圓了吧!煮鹹湯圓、吃火鍋怎能少這一味呢!


煮鹹湯圓、火鍋或多數湯品都會用到,被網友盛讚為吃火鍋必加的蔬菜「茼蒿」,加入火鍋內能讓湯頭保持甜味,丟進火鍋美味又健康,但是茼蒿有分為山茼蒿與大葉茼蒿,該如何挑選呢?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在FB上分享,山茼蒿通常用在熱炒,纖維較粗;大葉茼蒿多用來煮火鍋,葉片寬、纖維少。同時挑選時,記得觀察菜葉是否有泛黃、有點粉質感、葉片是不是完整的。


北農表示,茼蒿屬於菊科作物,有特殊的強烈氣味,不受昆蟲喜愛,在歐洲主要作為花卉觀賞,在亞洲則作為蔬菜食用。盛產期在冷涼的秋冬季 11-4月,解油膩的好幫手,且有益身體健康。下面是北農介紹兩種茼蒿的特色與分辨方式,以後去超市別再買錯啦。


冬至鹹湯圓少不了「茼蒿」這一味? 專家教你這樣挑選

▲兩種茼蒿適用的料理不同,簡單地辨識方法是:寬大葉子的茼蒿適合煮湯、窄葉適合熱炒。(圖/截取自台北農產臉書


山茼蒿 (裂葉種)


氣味非常濃厚,葉片分支多,細薄呈鋸齒狀,纖維較粗,嫩莖細長。


常見於熱炒料理,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冬季必備蔬菜。


大葉茼蒿 (圓葉種)


最常見的品種,葉片厚實寬大,纖維少,嫩莖寬短。


常見於火鍋、鹹湯圓料理。


冬至鹹湯圓少不了「茼蒿」這一味? 專家教你這樣挑選

▲台北農產提醒,保存時要包於報紙或塑膠袋,並盡快食用。(圖/截取自台北農產臉書


最後北農提醒大家在挑選時,可以選擇顏色鮮綠無泛黃、葉片完整飽滿、表面略有粉質感為佳。茼蒿水分含量非常高,保存時應直接包於報紙或塑膠袋,不要先用水洗過,但茼蒿本身不耐儲藏,建議還是新鮮吃最美味!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當科技正逐漸延長人類壽命,加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地市民對醫療保健的關注前所未有地提升,令醫療科技、生命健康科技成為增長迅速的領域。研究機構早著先機   洞察市場需要香港不乏具實力的研究機構,培育本地科研人才。當中,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是香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被稱為洗腎王國的台灣,有許多慢性腎臟病及正在進行血液透析(洗腎)的患者,而根據義大利及美國的研究,這群人正是新冠肺炎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群人之一。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彭渝森更指出,腎臟病患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同齡健康者的5.8倍。高雄榮民總醫院陳金順副院長表示,有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衛福部2020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統計,消化道器官就占一半,分別是第2名肝癌、第3名大腸癌、第7名胰臟癌、第8名胃癌及第9名的食道癌。針對消化道疾病的健康警訊,西園醫院永越健康管理中心公佈2020年度胃腸消化道檢查的重要異常報告,統計2020年度共8148筆健檢數據,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全球各大城市與知名地標皆紛紛點亮紫色燈光為早產兒加油打氣! 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17日與全球點燈行動同步,攜手全台14處知名地標一起點亮代表早產兒的紫色燈光,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懷早產家庭。今年適逢早產兒基金會成立30周年,主燈更回到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