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4顆湯圓熱量=1碗飯!營養師曝「加1神物」吃不胖
冬至湯圓忍不住一顆接一顆?當心熱量超標,造成身體消化負擔!冬至將至,習俗上這天全家團圓吃湯圓,添歲也添幸福。湯圓們不僅外觀討喜,口感也軟綿Q彈,大人小孩都喜愛,不知不覺就吃下好幾顆;甚至有人在晚餐吃完鹹湯圓後,再搭配甜湯圓來當飯後甜點,這樣不僅澱粉量跟熱量攝取超標,也造成了腸胃負擔。


湯圓熱量不超標:謹記「不加配料、小份量」
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指出:對比一碗白飯的熱量約280大卡,傳統的紅白小湯圓每粒熱量約6大卡,市售的盒裝包餡大湯圓一顆熱量約60~80大卡,鮮肉湯圓一顆則約60大卡,吃下4顆包餡湯圓的熱量,約等於吃下一碗白飯。

如果想吃又想避免熱量超標,可在料理時,盡量不要額外加入糖漬豆類或配料,若是選擇有配料的湯圓,那麼應選擇小份量的湯圓,避免糖分及熱量大爆表。蔡秀雯表示,10顆紫糯米花生湯圓約含21公克的糖,已接近一日建議攝取上限。建議可以一盒湯圓與家人分著吃,一方面應景,熱量與糖分也不會攝取太多。

增加青菜、營養攝取量,減少心血管負擔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10顆包餡大湯圓含有約15公克的飽和脂肪,已占一般成人每日攝取量上限的3/4。一般吃湯圓容易忽略掉飽和脂肪,建議血脂肪過高的民眾,可以選擇不包餡的湯圓,或是一日攝取量不要超過5~6顆;吃鮮肉湯圓時,則可以多增加些青菜,如青菜及香菇,也能減少飽和脂肪吸收,降低心血管負擔。

蔡秀雯認為,因應冬至習俗團圓吃湯圓,可以調整採購份量,不要一次煮很大鍋,吃不完再熱鍋較不新鮮,口感也不好。建議烹煮時可搭配一些天然食材,例如現煮的紅豆、綠豆、番薯等,增加不同營養素攝取。

現代人活動量不多,可以調整為吃巧,不需要吃多。蔡秀雯也補充,銀髮族吃湯圓也要注意吞嚥問題,注意小口充分咀嚼才吞下,避免噎到;腸胃不好的民眾,亦避免食用過多糯米,引起消化不良、或造成胃食道逆流等胃疾患者身體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看護別人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一名來自印尼泗水的外籍看護依達,來台工作將近十年,平常就在台灣家庭照顧長者,前一陣子發現自己的體重逐漸增加,即使刻意減少食量也沒用,體重增7到8公斤之後,還開始出現喘的症狀,運動耐受力變差,卻以為過一陣子就會好,忍耐不就醫,直到劇烈胸痛緊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照護傷口,現在不出門也可以!奇美醫院就收治一名80歲老翁,20多年前患有頸椎腫瘤,手術後無法避免全身癱瘓臥床,3個月前,因為坐骨的慢性壓瘡傷口合併感染輾轉求助奇美醫院尋求幫助,在住院及清創手術後,啟動「在宅傷口視訊診療」模式,由專案傷口護理師到家中協助傷口護理,並與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6468)、賽普勒斯(案16469)、馬來西亞(...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常常感到口渴?吃東西容易嗆到嗎?千萬別輕忽,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醫師提醒,有可能是口腔衰弱的徵兆,而口腔衰弱症已經是銀髮族容易面臨的疾病,許多人可能因為輕忽引發嚴重的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最嚴重甚至導致死亡。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65歲長者中,平均每10人就有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