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師「視訊診療」救傷! 臥床老人壓瘡一個月不換藥、輕鬆治癒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照護傷口,現在不出門也可以!奇美醫院就收治一名80歲老翁,20多年前患有頸椎腫瘤,手術後無法避免全身癱瘓臥床,3個月前,因為坐骨的慢性壓瘡傷口合併感染輾轉求助奇美醫院尋求幫助,在住院及清創手術後,啟動「在宅傷口視訊診療」模式,由專案傷口護理師到家中協助傷口護理,並與醫師進行視訊診療,讓家屬可以在一個月內完全不用換藥、且很輕鬆的將傷口治癒。

奇美醫院傷口照顧中心主任林祐丞表示,類似病人雖然手術成功地控制感染,但傷口要能夠縫合卻還需要時間,一般的做法會讓病人在出院後持續在家中換藥,並定期回到門診做傷口清創護理,然而像老翁這樣,回診一趟需要家屬請假陪同,更需要預約復康巴士運送,除了金錢和時間的花費,更有許多的不便需要克服。

而「在宅傷口視訊診療」模式就能解決家屬的困擾,透露專案傷口護理師到宅服務,並與醫師同步視訊診療,回報傷口情況,也在醫師的指示下微調對傷口的照護方式,病人無須離開家中,家屬也不需要請假。

林祐丞說,一般來說,慢性壓瘡會是一個很困擾家屬的疾病,但在老翁的例子中,奇美醫院傷口照顧中心利用積極清創、配合在宅傷口視訊診療,配合合適的傷口敷料,加上3星期後直接安排再度入院縫合傷口,家屬可以在一個月內完全不用換藥、輕鬆的治癒傷口。

以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經驗,雖然許多有慢性傷口的病人是高齡長者,但只要病人活動力許可之下皆能持續就醫,慢性困難傷口大多也都能痊癒;相反的,當病人行動不便,就醫變得困難,慢性傷口便往往無法癒合。

林祐丞強調,以往慢性傷口的問題常常是受阻於營養及照護技巧,但隨著國民所得提高、各種敷料的發明及各醫療院所傷口護理師苦口婆心的衛教,家屬大多能成為稱職的傷口照顧者,唯獨每每提醒家屬記得帶病人規則回診時,常能發現家屬面有難色,因為帶著臥床的長輩來醫院一趟是真的很不容易,工作請假、移轉位、車程、候診等等都是問題,許多原本應該1至2星期來醫院清創的病人,最後只能一個月或二個月回診一次,甚至有時候就放棄了。

林祐丞表示,奇美醫院就是因為看見病人及家屬的困難,趁著疫情提供「視訊診療」,以專案的方式開辦「在宅傷口視訊診療」,讓臥床行動困難的傷口病人能在家中接受如同醫院門診的傷口照護,不過,目前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的「在宅傷口視訊診療」無法全面開放,而是以專案的方式,或配合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及「社區醫療」提供服務,僅收取和門診相同費用,額外增加的成本需由專案吸收。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快停藥!日本進口「暢胃顆粒」賦形劑大出包 賣台7萬盒恐已全下肚

英國疫情變天全怪新魔王? 羅一鈞分析「AY.4.2」傳播力恐強1成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生病就診,面對眾多的醫療方式,該如何做出決定?哪種方法對患者來說才是最好的決定?其實每一種醫療方式都各有利弊,他人的選擇不見得適合自己,因此就診時應與醫師詳加討論,問對問題更顯重要!為幫助民眾獲得較好的健康品質,國民健康署呼籲患者做到「就醫3問」,詳加瞭解多元醫療選擇、評估各項方案的風險利弊,才能做...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毫無疑問地,騎自行車是一項促進健康的運動。2017年一項研究發現,騎自行車可以減少罹患心臟病或癌症的機率 ; 2011年一項評論則顯示,騎自行車可以改善健康狀況、延長壽命。但是對男性騎士而言卻一直有個令人不安的困擾 : 騎自行車時間過久是否會影響性功能? 近年來,科學...

閱讀詳情 »

腸漏,發炎的關鍵》吳佳鴻醫師:不舒服卻怎樣也找不出確切病因,小心「腸漏症」作祟! 腸道的黏膜,是由一層薄薄的黏膜細胞構成,黏膜細胞會分泌黏液到黏膜表面,而黏膜細胞底下則是黏膜固有層,再往下則是黏膜下組織與肌肉層等。黏膜細胞雖然只是一層薄薄的單細胞構成,卻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如身體裡一道重要的防火...

閱讀詳情 »

穿透力優於紅外線燈,藥理實驗證明療效 感冒、小兒發熱腹瀉、各種代謝病,「艾灸」有解 滑手機滑到眼花、頸椎病,久站導致足跟痛,頭痛、失眠、耳鳴,軀幹四肢的痠、痛,感冒、鼻塞、排便問題,乃至於各種代謝病、婦女病,78種西醫很難治好的文明病,都可以透過艾灸來緩解。本書全圖解,讓你找對穴位,在家就能自己動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