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注意!「高瘦」竟差點要命 15歲的他反覆自發性氣胸送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體型高高瘦瘦的男性,突發「胸痛」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門診就有一名15歲的男學生,日前左胸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呼吸,匆匆忙忙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復發,醫師一問才發現,原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過去發作發作次數頻繁,右側也曾發作過氣胸,而高瘦身材、有家族病史的年輕男性正是自發性氣胸的好發族群。

該名男同學,最後經醫療團隊評估,決定接受「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雙側肺泡切除術併肋膜沾黏術」治療,術後第5天,平安出院,免於氣胸復發之苦。

台北慈濟醫院急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氣胸是指因外傷或無任何外在因素的情況下,肺泡破裂,導致空氣不正常進入肋膜腔,引發肺臟部分或完全塌陷,使患者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要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自發性氣胸好發於16至24歲間,高瘦身材、有家族病史的年輕男性,且在未手術的情況下,復發率可高達30%至50%。

洪嘉聰指出,自發性氣胸若是未適當治療且頻繁復發,大量氣體反覆進入肋膜腔,不斷壓迫肺臟及心臟,致使肺部完全塌陷、血液回流受阻,就可能演變為「張力性氣胸」,發生缺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洪嘉聰說,氣胸患者會評估嚴重程度視病情給予不同治療。若氣胸範圍較小,可採取保守治療,臥床休息吸純氧,待空氣自行吸收,或以胸管引流胸腔多餘空氣,加速病患恢復;若以手術方式治療氣胸,醫師除了切除異常肺泡外,會視病情需求執行肺臟與肋膜間的沾黏手術,避免空氣再度進入肋膜腔,誘發氣胸發作。

傳統的「開胸手術」,得在肋間劃出約10公分的切口,術後傷口的疼痛時間與恢復期都較長,所以病人接受意願低。不過,洪嘉聰強調,隨著醫療進步,近年採胸腔內視鏡手術治療,切口大小不超過3公分,能將復發率降低至5%以下;而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更是在胸骨下方劃開一小切口,進入胸腔以進行手術,不僅可以同時處理雙側氣胸,更能避開肋間神經之壓迫,減少病人術後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醫師提醒,除了自發性氣胸,呼吸系統疾病、抽菸或創傷也可能造成「續發性氣胸」、「創傷性氣胸」。曾氣胸發作的患者,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或胸痛時,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另外,應避免氣壓變化大的活動,如潛水、高空跳傘等,若需搭乘飛機也應先向醫師諮詢,以減少發作機率。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冬至抓到「防腐劑湯圓」! 食藥署公布最新不合格名單

全民開打第三劑維持「間隔5個月」 12/24混打解禁!陳時中:廠牌隨你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日氣溫變化大,忽冷忽熱的,加上年節飲食比較豐富、油膩,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醫師提醒,飲食油膩加上氣溫變化大,年長者及心臟病患者要特別留意自身是否有任何不適感受,若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異狀時,建議一定要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才能避免憾事發生喔!  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加上...

閱讀詳情 »

    問問家裡的年輕人:最近一周睡眠怎麼樣?有沒有熬夜? 得到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是:有。   甚至有些上年紀的人也沒能完全逃離「熬夜」的魔爪。   然而,熬夜,尤其是不規律的作息,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損害。   人體內有一個無形的「時鐘」,約 2...

閱讀詳情 »

年節聚會難免小酌,但想快速醒酒時,「解酒液」真的有效嗎?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表示,目前在醫學上仍無法靠藥物成分來幫助解酒,想要真正醒酒還是需要靠身體代謝,因此,飲酒後多喝水、多休息,待身體將酒精代謝完全後,才能真正醒酒喔。葉爵榮藥師也提醒,若想依靠藥物來躲避酒測是不可行的,以免賠上自己...

閱讀詳情 »

過年返鄉,與家人共享美食真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但是國健署也特別提醒民眾,年節常見的佳餚如東坡肉、紅燒獅子頭、雞湯、糖醋魚、蘿蔔糕等,可能都暗藏了高油、高鈉、高糖、高熱量陷阱,一餐往往就可能吃進一整天的熱量所需,加上飯後零食、甜品,年假幾天下來不僅可能胖了一圈,也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因此,國健署也特別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