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男性注意!「高瘦」竟差點要命 15歲的他反覆自發性氣胸送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體型高高瘦瘦的男性,突發「胸痛」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門診就有一名15歲的男學生,日前左胸劇烈疼痛,嚴重影響呼吸,匆匆忙忙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就醫,診斷為自發性氣胸復發,醫師一問才發現,原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過去發作發作次數頻繁,右側也曾發作過氣胸,而高瘦身材、有家族病史的年輕男性正是自發性氣胸的好發族群。

該名男同學,最後經醫療團隊評估,決定接受「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雙側肺泡切除術併肋膜沾黏術」治療,術後第5天,平安出院,免於氣胸復發之苦。

台北慈濟醫院急胸腔外科醫師洪嘉聰表示,氣胸是指因外傷或無任何外在因素的情況下,肺泡破裂,導致空氣不正常進入肋膜腔,引發肺臟部分或完全塌陷,使患者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等症狀。

要注意的是,根據統計,自發性氣胸好發於16至24歲間,高瘦身材、有家族病史的年輕男性,且在未手術的情況下,復發率可高達30%至50%。

洪嘉聰指出,自發性氣胸若是未適當治療且頻繁復發,大量氣體反覆進入肋膜腔,不斷壓迫肺臟及心臟,致使肺部完全塌陷、血液回流受阻,就可能演變為「張力性氣胸」,發生缺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洪嘉聰說,氣胸患者會評估嚴重程度視病情給予不同治療。若氣胸範圍較小,可採取保守治療,臥床休息吸純氧,待空氣自行吸收,或以胸管引流胸腔多餘空氣,加速病患恢復;若以手術方式治療氣胸,醫師除了切除異常肺泡外,會視病情需求執行肺臟與肋膜間的沾黏手術,避免空氣再度進入肋膜腔,誘發氣胸發作。

傳統的「開胸手術」,得在肋間劃出約10公分的切口,術後傷口的疼痛時間與恢復期都較長,所以病人接受意願低。不過,洪嘉聰強調,隨著醫療進步,近年採胸腔內視鏡手術治療,切口大小不超過3公分,能將復發率降低至5%以下;而劍突下單孔胸腔內視鏡手術,更是在胸骨下方劃開一小切口,進入胸腔以進行手術,不僅可以同時處理雙側氣胸,更能避開肋間神經之壓迫,減少病人術後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醫師提醒,除了自發性氣胸,呼吸系統疾病、抽菸或創傷也可能造成「續發性氣胸」、「創傷性氣胸」。曾氣胸發作的患者,一旦出現呼吸困難或胸痛時,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另外,應避免氣壓變化大的活動,如潛水、高空跳傘等,若需搭乘飛機也應先向醫師諮詢,以減少發作機率。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冬至抓到「防腐劑湯圓」! 食藥署公布最新不合格名單

全民開打第三劑維持「間隔5個月」 12/24混打解禁!陳時中:廠牌隨你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網路傳言說用微波爐加熱食材容易出現有毒物質,這是真的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其實微波加熱是運用電磁波電場震盪食物中的水分子相互摩擦而產生熱能,正確使用下並不會產生毒素;然而,微波容器也應慎選,以免容器在加熱的過成中溶出有毒物質。  許多上班族、學生族群中午會有帶便當的習慣,不...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編譯 問任何一個嘗試減重的人都知道,許願減肥很簡單,但過程卻是真正的挑戰。不過新的科學發現,顯示出一些習慣的改變,的確能夠幫助你更接近減重多一點。 1.吃一個大份的早餐: 根據研究指出,那些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多的人們,和吃著大份早餐的人們相比,有著明顯更多心血...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編譯 問任何一個嘗試減重的人都知道,許願減肥很簡單,但過程卻是真正的挑戰。不過新的科學發現,顯示出一些習慣的改變,的確能夠幫助你更接近減重多一點。 1.吃一個大份的早餐: 根據研究指出,那些不吃早餐或早餐吃不多的人們,和吃著大份早餐的人們相比,有著明顯更多心血...

閱讀詳情 »

精神病手記:反覆自殘的三年自述》一切從一個創傷開始 那年五月,我抱著手上不斷滲血的傷口,蹣跚地走進醫學大樓。我期待能有醫師為我縫傷口,但得到的答案是本日沒有外科門診,於是我坐著等候家醫。那時候的我對於自己的狀況是不能說的,連傷口也無法給人看,因為傷口在我身上終究是個傷口,同時也是條心裡的傷,如我的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