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冷氣團發威! 心血管高風險族群需做好保暖

冷氣團發威! 心血管高風險族群需做好保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影響臺灣,北部、東北部氣溫明顯下降,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要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

隨手添衣護身心 早晨緩起先喝溫水

年度將屆,工作一忙碌起來,很多人就忘了或是沒有時間喝水,容易忽略溫水的攝取,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可隨身攜帶溫開水,隨時補充,可防止血液變稠,降低血壓及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65歲以上長輩,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緩身下床,切勿過於急促,可先補充溫開水,身體活動以溫和漸進方式慢慢增加。

身體暖和發病少 清淡飲食量血壓

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為遲緩,在寒流來襲時,國民健康署建議長輩暫不出門,另外,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配合人體的生理時鐘,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飲食上要把握少鹽、少油、少糖、少辣原則,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鈉含量高的醃製、加工食品。烹調上可多採用水煮、清蒸、涼拌等作法,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排便順暢,並且吃到八分飽即可。

國民健康署強調,心血管高風險族群應規律服藥天天量血壓,尤其面臨氣溫變化起伏,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和飲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壓,並做好血壓監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1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周先生下背痛持續好幾個月,起初以為姿勢不良引起肌肉痠痛,不料疼痛延伸到左下肢,甚至出現無力及麻木感,最後痛到「躺床送醫院」,檢查發現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癌細胞已轉移至脊椎並嚴重壓迫薦神經叢,所幸透過「真光刀」進行放射線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且能自行行走。惡性腫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已超過一年,在這期間,是否因受疫情影響產生焦慮和憂鬱的情緒,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力?面臨未知不安的情境時,試著將焦點放在過去的成功經驗,將有助於穩定情緒提高判斷力。根據 2020 年 12 月發表於《eLife》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當混亂的事情愈多,患有臨床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永和區清潔隊機關犬「旺旺」,今年1月初隊員們發現牠左眼眼角出現1個肉團變得異常紅腫,向中和區動物之家求助,中和動物之家獸醫黃繼霆檢查發現長出櫻桃眼贅生組織,也就是第3眼瞼腺體脫出,脫出組織發炎紅腫看似長瘤。後來為「旺旺」進行第3眼瞼腺體脫出復位手術,術後左眼恢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1歲的周先生,沒有心臟病史,平常生活、運動表現也與同儕無異。曾被診斷有心律不整,但因為平日生活沒有異狀,故不以為意。日前周先生突然在家昏倒失去意識,家人當下發現後馬上聯絡119,並進行心肺復甦術。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病人無意識、無脈搏,使用自動電擊器檢測後發現病人心律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