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凡事追求完美心理更容易抑鬱和焦慮

凡事追求完美心理更容易抑鬱和焦慮。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做事情盡善盡美是一種非常值得讚揚的,但如果過於追求完美,可能會適得其反。有研究結果顯示,儘管完美主義者對做每件事情都有高要求高標準,但存在一些心理性格缺陷。完美主義者更易出錯,也更難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從而難以從失敗中得到提升。另外,完美主義者更容易患上焦慮症和強迫症。

凡事追求完美心理更容易抑鬱和焦慮

凡事追求完美心理更容易抑鬱和焦慮

  1、完美主義者會產生強迫症

  擔心出錯還可能演變成對自己行為的懷疑、不確定感,從而重複無意義的動作、反複檢查,這些都是強迫症和廣泛性焦慮的重要症狀。

  2、完美主義的關鍵在於過分擔心出錯

  認為任何一次表現都是自己能力和形象的全部體現。“哪怕遇到地震也絕不會不化妝就跑出去”,他們想方設法迴避或掩蓋錯誤,也因此很難從自己的錯誤和失敗中得到成長和提高,比如一些運動員在上升時期就早早結束運動生涯。其實,越怕出錯就越容易出錯,心理學研究證明,過強動機會讓運動員動作變形、學生記憶力下降。

  3、完美主義者還跟周圍人過不去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認為,完美主義者通常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能幹,因此對人際交往感到厭倦,對他人和社會容易挑剔、仇視甚至攻擊。古代詩人屈原的一生就頗具完美主義的悲情色彩,他“懷瑾握瑜”,不屑與市井大夫為伍,“舉世皆濁我獨清”,最後對外界完全絕望,只得懷石沉江。

  4、家長的唉聲嘆氣塑造出完美主義後代

  瞬息萬變的時代困擾著家長們,讓他們給子女的成功施加了更大壓力,通過口頭語言、嘆氣、沉默和皺眉等方式塑造出具有完美主義性格的後代。

  5、完美主義者的目標難以完成

  完美主義者給自己定的標準往往高不可攀,因此註定收穫無情的挫折,甚至沉浸在失敗前的擔驚受怕和失敗後的悲觀喪氣中。

  小編溫馨提示:對於完美主義者,從某一角度來看他們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讚揚的,但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過於追求完美則是一種病態心理。這種心理使人總處於焦慮當中,更容易患上焦慮症和強迫症,是會影響心理健康的。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8期 2018/05   內在小孩 黃鼎殷 內在小孩的奇幻漂流 無法滿足的靈性空洞(下篇) 如果人生的活動範圍只有一支手機大小,想要控制這個範圍裡面一切井然有序、毫無問題,似乎還有點機會,怎奈,人生的跨度實在太大。 想要一個沒煩憂沒...

閱讀詳情 »

睡不好,不是小毛病!大腦無法休息,睡眠品質當然差。焦慮、痠痛、暈眩、高血壓……這些現代人通病,都是因為大腦疲勞。助眠輕瑜伽x淨化腦冥想x安定情緒芳療,讓大腦疲勞消失的最高休息法 【隨書附】15、30、60分鐘的瑜伽睡眠導引,邊聽邊練習,馬上體驗「大腦休息法」。 你以為「睡...

閱讀詳情 »

《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修煉你的心,掌握能量流動,其實你也能做得很好》前言── 練「心」:破解情緒勒索,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嗨! 我是安一心,我也是在情緒勒索下長大,和你一樣。 數不清有幾次,夢到自己困坐在考場裡,一題也答不出來,為了讓父母有面子,為了當父母的乖小孩,甚至千方百計想要偷看隔壁同學的答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