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凱硯診所王峯銘醫師: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良性的不定時炸彈

「醫師,我在外院檢查出腎臟腫瘤,怎麼辦?」、「醫師,腎臟有了腫瘤是不是就要開刀摘掉?」李小姐是一位40多歲的女性,健檢時偶然發現自己的右腎有一顆腫瘤,經過進一步詳查後,確診為「血管肌肉脂肪瘤」。

 

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angiomyolipoma)是除了腎臟水泡(Renal cyst)外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不同成份的血管、肌肉、脂肪三種組織組成而命名。發生率約0.1%-0.2%。有八成患者屬於單一性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好發於中年女性;另外二成與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結節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相關,好發於較年輕患者而無性別差異,除了腎臟兩側多發性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外,還會在身體多處產生腫瘤。

 

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大部分的患者沒有臨床症狀,但可以因為隨著腫瘤持續的體積增加,而有腰痠、腰痛、血尿甚至壓迫周圍正常腎臟組織而導致腎功能衰退。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在身體檢查時意外發現,由於生長緩慢每年約0.2公分左右,一般建議定期抽血檢驗及影像學追蹤即可。一旦腫瘤快速長大或超過4公分以上,腫瘤容易無預警的破裂而導致劇烈腰痛、後腹腔出血、嚴重血尿甚至出血性休克,如同一顆不定時炸彈。

 

腎臟血管肌肉瘤在未出血的情況下,以腫瘤內是否含有脂肪組織來區分於惡性腎臟癌。超音波、電腦斷層及磁振造影均是常用來診斷的影像檢查;而後兩者(尤其是電腦斷層)則是當腫瘤內脂肪成分偏少、腫瘤出血後及詳細檢視其他組織構造以做為治療規劃所必備的影像檢查。而超音波則是常用來作為定期影像學追蹤的工具。

 

由於腫瘤破裂會引起大量出血進而危及生命,所以及早預防出血危機是必須的。一般除了手術切除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外,也可考慮非外科介入放射性治療腎動脈血管栓塞術。一般來說,腫瘤小而且尚未出血時,適當手術治療後還能保留住腎臟。總而言之,腎臟血管肌肉脂肪腫瘤是屬於相當良性的腫瘤,且癒後成效也相當好,只要小心謹慎,定期追蹤檢查,是不會危害生命或引起併發症的。

 

新聞來源:自由時報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口腔為人體健康的重要樞紐,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即不會病從口入。而牙刷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口腔最佳清潔工具,但是樣式百百種,到底是傳統牙刷好?還是電動牙刷?牙醫師指出,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牙刷,只要掌握3原則即可。 當代牙醫診所醫師洪君豪表示,第一步看刷毛軟硬度,普遍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昨晚收到國外寄達的信件,揭開一看內容竟是「不明粉末」,擔心可能是疑似生恐攻擊,第一時間報警,今(6)日疾管署連夜檢驗的17種生恐物質檢驗結果出爐,皆為陰性;台北市衛生局也通知台大醫院解除現場管制,原本被緊急隔離於隔離病房的2名曾接觸信件的醫院人員可望順利出關。...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昨日晚間收到一封未署名寄件人的郵件,當中竟藏有不明粉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6)日表示,疾管署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共計17種病原體的化驗結果皆呈現陰性,相關報告已送交台北市參考。台大醫院昨天(5)日晚間6時左右,收到一封未署名寄件人的英文郵件,打開發現裝有一袋不明粉末,針對此一不明粉物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一口氣又增加4例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案571至574,其中3人均為印尼籍女性,搭乘同一班機來台工作,皆在檢疫期滿前採檢才被檢出陽性;另1名台灣籍20多歲女性,則是今年2月至墨西哥工作,曾於當地接觸確診個案,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