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急性心肌梗塞 使用AED增加存活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41歲男性,原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但因無任何特殊症狀,因此並無固定服藥習慣,某次突然感到胸悶、冒冷汗等症狀,甚至一度喪失意識,停止心跳,經護理師緊急CPR,以及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發現有心律不整的現象,電擊後意識才逐漸恢復。

這名患者緊急送往急診後,醫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執行心導管把血管打通後,才順利救回一命;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洵浩指出,急性心肌梗塞雖多好發於年長者,但要小心,其實包括年青壯年人等,也恐有誘發機率。

尤其,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猝死現象時,應緊急施行CPR且立即119求助,更要緊急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分析心律,必要時甚至施行電擊的方式;張洵浩說,若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嚴重心律不整,把握黃金4至6分鐘,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

目前除了公共場所應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衛福部網站也有推廣AED的教育訓練提供給民眾;張洵浩提醒,了解急性心肌梗塞,且懂得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等,就能幫助更多患者從鬼門關救回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0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中一名54歲男子因為長期背痛,貼滿痠痛藥布卻無法緩解狀況,經台中慈濟醫院用X光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罕見腫瘤壓迫食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吳政元指出,游姓男子兩年前出現吃飯會「卡」在食道的症狀,他只好改為湯泡飯,但因不會疼痛,體重也沒有減輕,就沒特別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中市一名70歲老翁深夜胸部悶、痛,但因夜晚不想勞煩當醫師的兒子與媳婦,竟強忍到隔天天亮後才告知,經由送醫診治,竟被檢查診斷為心肌梗塞,所幸在緊急搶救下救回一命。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建榮表示,這名70歲林姓老先生日前晚間突發性胸悶、胸痛,因不想深夜麻煩當醫師的兒子與媳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5歲幼童在一次全家出遊後,體溫竟高達38.3度,前往耳鼻喉科門診就醫,被診斷為喉嚨輕微發炎,以退燒藥及抗生素治療後,疾病未緩解,且耳朵紅腫面積擴大,最後發現是耳前廔管作怪;醫師立即進行清創及切除手術後,才改善症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吳曉舒醫師表示,這名幼童以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家裡的嬰幼兒也有磨牙的現象嗎?其實可能是因中樞神經系統的某部分,在睡眠期間莫名興奮所致;台南麻豆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楊榮武指出,目前仍未有相關文獻可證實,但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透過臨床的衛教、保護措施等,都能有效紓緩症狀。臨床上,曾出現1名媽媽,半夜時常被幼子磨牙聲吵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