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手抖且動作遲緩別大意 恐是巴金森氏症徵兆

出現手抖且動作遲緩別大意 恐是巴金森氏症徵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出現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等症狀,尤其家中若有長輩日常身體開始出現變化,像是健忘、情緒低落、憂鬱,或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等,就應提高警覺,恐是病症警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指出,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在台灣,有超過四萬人以上深受其困擾。

75歲翁行動遲緩又手抖 原來是巴金森氏症惹禍

一名75歲老翁,日前因走路不穩,加上行動遲緩就醫檢查,經醫師詢問,發現患者平時有手抖現象,加上曾多次跌倒,確診為為巴金森氏症,所幸經治療後,不僅已能走穩,生活也可自理。林奕辰醫師說明,臨床檢查上會藉由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疾病,必要時則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退化跡象。

藥物治療未見效 可採以手術治療

林奕辰醫師解釋,若確診為罹患巴金森氏症,起初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並建議病患平時可做運動改善,像是打太極拳或跳舞,都有助於延緩症狀惡化,但部分患者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未見效,則可經醫師評估採以外科手術治療,透過深入腦部刺激術,通常都能會得良好治療效果。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都能獲得不錯療效

在手術治療上,目前健保也以給付大部分費用,幫助患者減輕負擔。林奕辰醫師強調,隨著社會高齡化,巴金森氏症也成為失能的主要原因,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療效,尤其家中若有長輩者,家人也應多留意,必要時應盡快就醫檢查。

【延伸閱讀】

骨鬆藥物+運動飲食才有效! 骨鬆治療4大認知

類風濕性關節炎積極治療 面對「關節炎之王」也不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沒有症狀,幹嘛噴藥?」這是許多氣喘患者的用藥態度,平常並未規律用藥,等到氣喘發作,再使用短效急救吸入劑;然而,小心錯誤的用藥態度可能導致症狀發作更嚴重!健保大數據研究顯示,1年超過3支短效急救吸入劑的氣喘患者,急診住院風險明顯高出7成。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王鶴健教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護理師為醫療體系中必要的一環,但世界各國均面臨護理人力荒問題,據統計,全球護理人力短缺近600萬人,台灣也是如此,專家分析,這與薪資不好、工作負荷重、壓力大、風險高等因素有關。 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陳靜敏表示,台灣約有30幾萬人領有護理執照,但投入執業者僅約18萬人,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多歲的陳爺爺長達一週未解大便及排氣,日前因嚴重腹脹及腹痛到難以忍受至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及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是乙狀結腸處有腫瘤所造成的腸道阻塞,同時發現肝臟有轉移性腫瘤。再裝置大腸支架,撐開阻塞處,當天就解決腸阻塞的情形,休養兩週恢復體力後,接受大腸腫瘤切除及肝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孩子偏矮,是每個家長的夢魘,坊間許多診所宣稱,透過「照骨齡」及抽血檢驗,以了解孩子發育狀況,適時給予治療,就能成功「轉大人」。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翊誠提醒,充分睡眠、補充營養,才是讓孩子長高的基本條件,家長無須迷信「照骨齡」,這可能讓孩子更沒自信。 「不同時期的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