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台灣靠著迅速反應及民眾配合,維持近一年正常生活,卻在5月病例暴增破萬,舉國措手不及。英國《衛報》分析,台灣成為「防疫成功下的受害者」,源於過於自信可以防堵病毒,低估變異病毒株的傳染性,且在全球缺貨、地緣政治的干擾下無法取得足夠疫苗,是典型的「沒有為疫情爆發做足準備...
閱讀詳情 »2021年6月9日
你該知道的新醫學名詞 - 生物相似性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生物相似性藥」一詞在國內相對陌生,為提升大眾對生物相似性藥的認知,增加生物相似性藥普及率,減輕國人醫療保險負擔,中華景康藥學基金會於今年推出生物相似性藥民眾宣導計畫,特別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藥學部李建立主任分享院內生物相似性藥實務經驗。生物相似性藥使用已為國際趨勢 ...
閱讀詳情 »法網賽/男單4強對戰創記錄 11年來最年輕組合
大滿貫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單打八強賽事,五號種子齊齊帕斯以六比三、七比六跟七比五力克二號種子梅維迪夫,另外德國的齊維列夫生涯首次突破大滿貫八強,直落三擊敗西班牙非種子後四強對上齊齊帕斯。而女子單打的兩場八強賽都打到延長,才由斯洛維尼亞跟俄羅斯的31號種子出線。(陳楷報導) 世界排名第二的梅維迪夫過...
閱讀詳情 »疫情三級期間 給思覺失調與躁鬱症患者的就診建議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國內疫情急遽升溫,不少患者不敢回診,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主任林志堅表示,目前精神科門診的患者確實減少2~3成,這也導引出另一隱憂,像是思覺失調症及躁鬱症等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因病識感不足,加上容易焦慮、緊張的狀況,容易自行脫離治療軌道,當病況又加重,最終急性期還是得回到急...
閱讀詳情 »新冠肺炎恢復的過程中 防焦慮和悲傷的6個小提醒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當你被診斷出患有某種疾病時,感到焦慮、擔憂和悲傷是很正常的,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精神病學家Amit Anand說,壓力對你的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在休息和努力恢復身體時,保持你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以下是疾病恢復過程中,防止焦慮和悲傷持續蔓延的方法:生病期間焦慮不安 六個小提醒...
閱讀詳情 »NBA/尤克奇獲MVP 金塊隊史第1人
美國職籃NBA例行賽的最有價值球員獎頒給丹佛金塊的26歲中鋒尤克奇,來自塞爾維亞的尤克奇是金塊隊史第一位MVP,也成為聯盟有史以來選秀順位最低的最有價值球員。七六人的中鋒恩比德票選排名第二,金州勇士的柯瑞第三。(陳楷報導) 尤克奇在2014年第二輪第41順位被金塊選走,落到二輪的原因除了來自東歐曝...
閱讀詳情 »「瑜珈老師」黃心娣居家防疫曝飲食 運動 保養秘訣 曝:體重直直下
斜槓「瑜珈老師」的國民閨蜜演員黃心娣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室內禁止5人以上群聚,只能先暫時卸下教師身分,為了學員健康安全著想,都將先前已經安排好的課程取消,而後續的課程狀況也會視疫情再做調整。 一直有運動習慣的心娣,為了讓身體維持高體溫,加強自身抵抗力外,在飲食上也會盡量減少外食,自己下廚料...
閱讀詳情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歷史性與香港醫療檢測機構簽訂合作協議 駿嶺生物科技公司成連結全球「Travel Pass 旅行通行證」的新冠病毒檢測機構
提供政府認可的核酸檢測報告 方便市民一條龍領取報告兼出行 與國際重新接軌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6月8日 - 隨著疫苗於全球被廣泛應用,新冠疫情有放緩跡象,各國亦紛紛商討放寬旅遊限制,世界通行指日可待。為配合放寬通...
閱讀詳情 »扯!北車知名診所遭爆連夜「偷跑」打疫苗 驚動北市衛生局要查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民眾苦等疫苗打不到,卻有媒體爆料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某知名診所,疑似連夜「偷跑」臨時開放一般民眾接種新冠疫苗,雖然遭到該診所否認。但台北市衛生局今(9)日面對媒體詢問時表示,已派員前往現場了解情況,稍晚會對外說明。 目前絕大多數的民眾都不在公費接種對象優先順序之中,...
閱讀詳情 »端午不返鄉「快要悶出病來」! 醫師教你做好6件事宅在家不悶壞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將近1個月了,疫情未歇之下,包括總統蔡英文都出面呼籲大家端午節連假不返鄉,不出門宅在家,加上天天看著確診相關新聞,民眾不免容易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大喊「快要悶出病來」!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就提供6大建議,讓民眾宅在家不悶壞。 施姸安建議,不要返鄉...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