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再喊打不到疫苗!專家籲三族群可依年齡分散打品牌:別當是吃飯可挑口味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今早首批BNT疫苗93.2萬劑順利抵台,明日第七輪AZ疫苗增開23歲至28歲預約,由於近日將陸續有疫苗開放給民眾們施打。對此,財經專家汪潔民就在臉書上直指,「民眾不要再喊打不到疫苗」,23歲以上可以選AZ、20歲以上可以選高端、18歲以上有BNT,「有些人以為疫苗是吃飯,還可以挑口味。」

首批93萬的BNT疫苗共計93萬劑,上午7點抵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都在現場接機。指揮中心指出,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並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此批疫苗將由指揮中心統籌運用,目前初步規劃將優先開放給12歲至17歲(含)青少年族群造冊接種;其餘將優先提供已意願登記,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18至22歲(含)民眾;後續將再視疫情趨勢、接種狀況及疫苗到貨情形等綜合評估,開放其他對象接種。

1日時,汪潔民就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民眾不要再喊打不到疫苗」,23歲以上可以選AZ、20歲以上可以選高端、18歲以上有BNT,更批:「有些人以為疫苗是吃飯,還可以挑口味。」對此,網友們看了紛紛留言表示,「有得打就去打,有些人還在那邊GGYY的…挑咧!都快餓死了還在挑口味」、「多數人是這樣想阿,希望政府準備人口N倍疫苗,然後自己想何時打就何時備妥各大廠牌任挑,疫苗不足或過期就是政府無能」、「在台灣您還可以選疫苗?在對岸有選擇權嗎?有疫苗就去打,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於喜歡挑疫苗的人,就得自行擔負風險,政府真的沒必要拜託他們打。」

至於18歲以下的孩童該打什麼疫苗?汪潔民則表示,以個人觀點來說,他不認為該為18歲以下孩子注射BNT疫苗。反而是該加強父母親的施打率。網友們看了也相當認同,表示,「沒錯,上班族是家庭經濟支柱,也是國家繳稅者,他們每天通勤上班危險性高,為何讓老人,現又讓學生,政府有重視這群人嗎?感覺像三等公民,讓人氣憤」、「家長也茫然」、「父母監護人需要認真評估過孩子打疫苗利害關係!而且父母如果不挑疫苗的話,應該也打疫苗了!」等。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BNT再二周校園開打 男同學注意!官方警告3大危險症狀快就醫

【有影】害疫苗失效Mu變異株「台灣有1例」! 陳時中:大家沈住氣解決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再攀新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而單日新增24例境外移入個案也再寫下今年的新高紀錄,且高達19例目前掌握都是完整接種過疫苗的突破性感染個案。陳時中也憂心忡忡,直言看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12至17歲青少年已經恢復接種第二劑BNT疫苗,卻有國內醫師透露,自己近2周看到近百名胸悶、胸痛的患者,幾乎都是年輕人,且9成都打過BNT疫苗。外界聯想是否是心肌炎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0)日回應,目前沒有接獲該醫院有任何不良反應通報,但第...

閱讀詳情 »

  罹患「骨質疏鬆症」有多可怕?  恐使患者臥床不起、喪失自理能力? 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骨質疏鬆症為65歲以上銀髮族常見慢性病第4名,且隨著年紀增加,骨鬆患者人數也隨之攀升。即使民眾對骨鬆的普遍認知度高,卻鮮少主動篩檢,更對骨折風險毫無警覺,往往在發生意外就醫時,才發現自己早...

閱讀詳情 »

  年末吃鍋將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  醫師:1星期吃超過4次太危險! 年末聚會,民眾喜歡相約吃火鍋、泡溫泉或小酌一番,要當心升高心血管問題甚至急性發作風險。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火鍋大餐隱含的高熱量,會使膽固醇上升,若有家族病史,則可能進而讓血壓飆高、甚至造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