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再擠爆大醫院!190家診所即起可PCR 開放快篩陽民眾前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每日確診個案人數爆量,為避免輕症、疑似個案全跑到大醫院急診要篩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宣布,即日起增加公費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診所,只要抗原快篩陽性或有症狀的民眾,都可以前往採檢。

指揮中心自2020年起就建置有COVID-19採檢網絡,指定199家社區採檢院所,提供有採檢需求的社區民眾前往。

陳時中說,由於國內疫情已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確診個案遽增,為擴大基層醫療防疫量能,強化COVID-19採檢分流,指揮中心開放診所提供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並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及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共同合作,擴充採檢量能,提高民眾採檢可近性。

指揮中心統計,目前提報有意願提供採檢服務,且完成診所採檢點、感染管制及傳染病通報自我查檢整備作業的診所家數,共計有437家,其中190家完成合作檢驗機構規劃,已納入COVID-19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可提供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民眾,或有COVID-19相關症狀經醫師評估懷疑等符合公費檢驗者進行PCR核酸檢驗採檢服務。

相關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台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網址:https://reurl.cc/QjM9bM),供民眾查詢。

指揮中心強調,民眾要前往上述診所之前,先以電話預約聯繫,確認服務時段及預約狀況再前往。其餘有意願且已提出申請之診所,刻正由聯合會及學會協助媒合檢驗機構,將於完成整備作業後,納入下一波公布名單。

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如自覺有風險且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相關症狀,或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陽性時,請佩戴醫用口罩,就近前往指定社區採檢院所,由醫師評估進行PCR核酸檢驗。當出現COVID-19警示症狀,包括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心跳超過100次/分鐘(無發燒時)、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等嚴重症狀時,建議儘速前往醫院急診就醫。

別再擠爆大醫院!190家診所即起可PCR 開放快篩陽民眾前往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今爆3.6萬例!10死攀新高 30歲男家中昏迷「死後確診」、國小童也重症

台灣大學生愛「乾一杯」!飲酒率破4成4 2成一次飲光6杯過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自6月1日起,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提供年滿40至60歲原住民終身一次肝炎篩檢。(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大部分肝病的發生,都沒有明顯症狀,導致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尤其數字顯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對於原住民的健康影響更為重大。國健署今(31)日便宣布,自今年6月...

閱讀詳情 »

夏天一到,蚊蟲紛紛出沒,尤其若是到溪邊踏青時,更要慎防小黑蚊攻擊!小黑蚊體型小,但叮咬的威力可不小,奇癢難耐該如何有效止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被小黑蚊叮咬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塗抹抗組織胺或弱效類固醇藥膏止癢,但若要使用在嬰幼兒身上時,最好還是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的建議。  到溪邊、水源處玩耍,一定...

閱讀詳情 »

購物拿發票、ATM提款明細甚至到銀行、醫院排隊抽號碼牌,感熱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提醒家長,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塑膠材質外,其實這些電子發票、信用卡簽帳單等也都可能含有「雙酚A」恐干擾性荷爾蒙,造成生殖發育功能混亂,孩子接觸這些紙張後,務必先洗手再吃東西,以免把雙酚A吃下肚。...

閱讀詳情 »

80多歲的陳爺爺是中風患者,長期臥床、食慾不好,整天迷糊想睡,就醫檢查初步發現左側肢體無力,抽血報告為血鉀偏低、血鈣較高,給予藥物治療後,意識仍時好時壞,最後會診胸腔科,影像確診為肺癌,右側肺門後方有1顆6.4公分的腫瘤,且已轉移至其他器官。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劉文勝指出,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