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再說左撇子是厄運 左撇子基因找到了

別再說左撇子是厄運 左撇子基因找到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首次揭發左撇子基因!許多文化中總將左撇子視為不祥的徵兆,然而牛津大學將3,8000筆左撇子的基因與右撇子比較後,發現4個與左撇子相關的基因標記,首度證實左撇子其實與基因有關。這些遺傳標記似乎會影響腦部結構,研究推測左撇子的語言能力可能更好。專精手部的外科醫師Dominic Furniss指出,左撇子只是大腦發育的結果,與運氣或厄運無關。

首次發現左撇子基因 與細胞骨架有關

《現場科學》報導,每10人約有1人是左撇子,已知左撇子基因和有關,但涉及那些基因卻不清楚。對此,牛津大學團隊從英國基因銀行收集40萬人的完整基因序列,其中3,8000筆屬於左撇子人士。

研究團隊比對左右撇子的基因差異後,發現4組遺傳標記與左撇子有關。其中3組標記位於編碼「細胞骨架」的基因中,製造如同「建築物的鷹架」的微管,負責維持細胞形狀、物質運輸、腦細胞發育等功能。研究人員Gwenaelle Douaud指出,這是首次證實左撇子與基因有關。

目前已知,微管可決定生物的左右對稱性,例如蝸牛的微管基因突變時,可以改變蝸牛殼的螺旋方向,

細胞骨架改變大腦結構 左撇子語言區更協調

研究團隊分析10,000名受試者的大腦,發現微管可改變大腦結構,這些遺傳標記與大腦白質的差異有關(充滿神經供腦細胞溝通的區域),尤其和大腦的語言區最明顯。此外,左撇子的語言區的構通似乎更順暢、協調。

Douaud說,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發現,慣用手相關的細胞骨架在腦部有不同表現。

牛津大學研究員Akira Wiberg則推測,左撇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能更好,但他們的研究沒有數據可證實。

左撇子基因非決定因素 75%是環境

研究還發現,左撇子的遺傳標記與稍高的思覺失調症風險,較低的增帕金森氏症風險有關。然而,這並不代表這些遺傳標記物造成這類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慣用手並非只由基因決定。研究人員估計,慣用手約25%是遺傳,75%是環境所決定。這代表基因的影響相對較小。

參考資料:

1. 1st Genetic Markers Tied to Being Left-Handed Found.

https://www.livescience.com/left-handed-genes.html

2. Left-handed DNA found - and it changes brain structure.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9579810

3. Researchers identify genet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left-handedness and link them with brain architecture in language regions.

https://www.ndcn.ox.ac.uk/news/researchers-identify-genetic-regions-associated-with-left-handedness-and-link-them-with-brain-architecture-in-language-regions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5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又濕又寒的季節,約個三五好友相約吃熱呼呼的火鍋暖身,彷彿是迎接冬季必做的事!但火鍋中的高普林卻是誘導痛風發作的兇手,因此醫院門診近期也開始出現需多痛風發作的患者,在這些患者中,大約1/4痛風患者有腎結石。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表示,痛風、結石、高血壓和中風都有連帶關係。痛風不但會併發結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根據研究指出,擁有臉書帳號的孕媽咪,因常將自己的身材在社群網站上做比較,因此對自己身材容易不滿意;另外,美國研究也指出,若懷孕過程對自己身體形象不滿意,也容易增加產後憂鬱機率;開業醫美診所醫師陳志軒表示,懷孕讓女性不管生心理,都容易造成顯著變化,一方面得盡全力照顧新生兒,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逐漸邁向少子化社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也越來越受重視,尤其孩子的早期經驗,會影響一輩子,也因此若能透過早期的親子共讀,不僅能幫助嬰幼兒學習能力及語言發展,也能促進親子間的互動;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4A加護病房護理長陶菁指出,根據研究,及早養成閱讀習慣且喜歡閱讀的孩子,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近日溫差變化大,民眾在帶著孩子外出時,醫師提醒應注意勤洗手、到公共場合戴口罩,尤其嬰幼兒好奇心重,小手總是忍不住去觸摸身邊物品,接著就會把手吃進嘴裡,但這樣病毒細菌也跟著吃下肚。醫師提醒父母應多注意,才可保護嬰幼兒的健康。呼吸咻咻咻 可能是急性細支氣管炎?如果孩子因為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