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文|林翠玲 圖|林翠玲

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近年來手機、電腦等3C科技盛行,很多人過度投入、超時使用,常忘記讓眼睛休息,除了酸澀疲勞外,還增加了眼睛病變的機會。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中指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及青光眼是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尤其是黃斑部病變已經成為熱門議題,研究顯示,中壯年40-50歲的患者增加了3成,更出現了20歲青少年罹病的案例,顯示黃斑部病變有年輕化的趨勢。黃斑部病變是視力的沈默殺手,如果看線條會呈現扭曲或視線中開始出現黑點等症狀,有極大可能性已經罹患了黃斑部病變。

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黃斑部病變年輕化22歲李姿瑩現身說法

為喚醒大家對眼睛疾病的危機意識,黃斑部病變患者李姿瑩在世界視覺日(10/12)當天,以自己的真實故事,透過電信業者護眼宣導影片現身說法。她在《我的3/4黑點人生》影片中提到,22歲大學畢業時,被醫生宣判罹患黃斑部病變,視力的重大損害,讓她不得不放棄出國打工的夢想,已計劃好的人生藍圖因此生變。

被宣告未來的四分之三人生,都將帶著黑點的姿瑩說:「如果看到黑點就來不及了!」。姿瑩剛工作時,有一次看到一個類似棋盤的圖像,發現自己看到的線條會扭曲,求診知名眼科診所,經過儀器檢查,醫生宣告她罹患了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可能會導致失明。她當時非常崩潰,深覺一切在瞬間全部都毀掉了,尤其是嚮往已久的出國夢想也被迫放棄。當下,覺得極度懊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換得回健康,換得回寶貴的雙眼。醫生說最嚴重的肇因是手機、電腦等3C產品的藍光,因為太聚熱引起眼睛黃斑部地方的病變,原本就近視的0.7視力,一個禮拜後驟降只剩下0.1的視力。姿瑩表示,生病其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看到心愛的家人、朋友為自己難過時的心疼不捨,比自己生病還要痛苦!驚嘆人生的計畫根本就趕不上變化,後悔當初為什麼不好好照顧自己,長期錯誤使用手機,讓家人難過,更害怕一輩子見不到生命中重要人、事、物的恐懼與痛苦。

黃斑部病變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它的病程是漸進式,當患者察覺時已對眼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以往多好發在老年人身上,隨著3C產品的發達,已不再是中老年的專利。因此李姿瑩希望透過自身的故事,呼籲大家建立良好的3C使用習慣和保健護眼觀念,提早預防不要發生無法挽回的傷害!

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黃斑部病變如何發生

所謂黃斑部,是指在眼球正後方,位於視網膜中心處,此處的視網膜含有黃色素,所以稱之為黃斑部。通常眼睛直視前方,光線透過眼角膜及水晶體,影像最後就會聚焦在黃斑部。黃斑部是整個視覺最敏銳的部位,成為我們的中心視力,辨別顏色、光度、形狀、閱讀及其他精細工作的視力都需要靠它。一旦遭受到破壞或損傷,視力會急速驟減,影像變暗模糊不清、線條扭曲、景物變形、色覺辨別出現問題,而造成閱讀或看東西時的困擾。

台大眼科兼任醫師暨大學眼科醫師黃宇軒表示,黃斑部病變與年紀、系統性疾病和高度近視有關。

1、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出現退化所引起。平均第一眼喪失視力的年齡是65歲,每年約有12﹪的人另一眼受到侵犯,到了70歲時大約有60﹪的患者達到法定失明。2、系統性疾病是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所會引起的黃斑部病變。3、高度近視者,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率較高。

黃醫師說明,有一位近視高達2500度的30歲男性,因高度近視在脈絡膜上造成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進而反覆地在視線中央產生黑影,檢查後才知道是黃斑部出血所致。黃醫師特別呼籲高度近視的人,定期至眼科檢查是很重要的!

 別讓靈魂之窗起霧-四分之三的黑點人生

黃醫師提供預防黃斑部病變和日常保養眼睛的五大方法:

1、調整用眼習慣: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易造成睫狀肌緊繃而痙攣,最少每使用30分鐘就要休息5分鐘。熬夜、追劇的朋友,應該將手機、電腦的亮度調整到與室內光線一致。

2、避免紫外線與藍光傷害:紫外線強烈時要戴太陽眼鏡保護雙眼;使用3C產品時建議配戴抗藍光眼鏡,以杜絕傷害。

3、定期視力檢查:黃斑部病變不易發現,定期檢查是必須的,尤其是高度近視者。

4、戒菸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抽煙的人罹病率為不抽煙的人的2至5倍。

5、攝取有利眼睛的營養素

多攝取含有豐富葉黃素的蔬果,如南瓜、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葡萄、紅黃椒、柳橙、木瓜、芒果等。

更多精彩深度新聞資訊請點入K5news新聞網:www.k5news68.com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平常明明沒有不舒服的症狀,2歲的胡小弟(化名)卻在一次看診中,被醫師聽到心臟有心雜音,進一步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竟有開放性動脈導管,醫師提醒家長,若是在日常中發現孩子出現呼吸喘、心跳快、餵食困難等症狀,就醫時可告知兒科醫師,由醫師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即早治療。 收治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程子奕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0日累計公布14707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3580人解除隔離,解隔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有腸胃問題的不在少數,不少人也習慣服用益生菌來改善,但門診就有一名32歲的男性上班族,雖然相當注意飲食,也固定吃益生菌,卻始終擺脫不了脹氣的困擾,每次用完餐不到1、2個小時,就會嚴重脹氣,甚至需要催吐,最後就醫仔細檢查才發現是腸道中的菌過度增生,即使不是壞菌,也...

閱讀詳情 »

指揮官陳時中今日宣布,8月24日起將放寬部分防疫規定,像是同住親友聚餐不受限使用隔板、梅花座及專人分菜。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這在執行上會有困難,另外,他也提出讓餐廳用「是否打疫苗」來做區隔的政策,「至少讓餐廳經營者可以先進行處理,不過健康通行證、疫苗護照還是要推行。」陳時中今日表示,餐飲管理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