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讓青光眼偷走你的視力 尤其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慎防

別讓青光眼偷走你的視力 尤其這些高危險族群應慎防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70歲女性個案,20年前曾經因頭痛、肩胛痛和胸悶就醫,結果被當成心臟病治療3個多月,仍然頭痛欲裂,醫師曾經懷疑長腦瘤,最嚴重時吃止痛藥頂多抒解10多分鐘,經常頭痛到必須靠著牆壁才行。後來確診青光眼,幸好在藥物控制下控制眼壓,假使未能即時治療,否則最嚴重恐導致失明。


視力殺手與小偷「青光眼」 睡一覺就失明


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賢立表示,青光眼位居失明原因的第2名,亞州人罹患青光眼後有25%失明機率,閉鎖型青光眼,則是來勢洶洶、較為急性,患者可能覺得頭痛、噁心,如果沒有及時就醫,可能睡一覺起床就喪失視力。因此青光眼也被稱為「視力的殺手」或「視力的小偷」。


眼球房水排出受阻 眼壓高易發噁心嘔吐眼球劇痛


陳賢立解釋,青光眼簡單來說,就是眼壓太高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和視野不同程度的傷害;人眼水晶體前方與角膜中間,充滿了房水液,提供眼睛組織營養,正常情況下,48%至90%的房水液會從小樑網膜排出、剩下則由葡萄鞏膜排出,一旦排出管道出問題,房水液排不出去,眼壓就會增高,形成青光眼。


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醫師呂大文補充說明,正常眼壓應介於11至20毫米汞柱,眼睛每天大概分泌3.5毫升房水液,如果排出少於3.5毫升,眼壓就會增高,出現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球劇痛等症狀。


青光眼只能延緩視力喪失 規律用藥避免持續惡化


呂大文強調,目前青光眼的治療,只能延緩視力喪失,無法治癒,降低眼壓是唯一可以改善青光眼視野喪失的有效方法,初期患者要避免惡化,末期患者則要維持視覺功能。


呂大文補充,國防醫學院實驗室在2000年率先發現,青光眼患者的房水液中,一氧化氮含量較低,由於一氧化氮可鬆弛血管平滑肌並調整血流,因此推測可放鬆小樑網膜細胞、增加房水流出,目前青光眼較新藥品,結合舊有藥物前列腺素和一氧化氮,針對葡萄鞏膜和小樑網雙管齊下,開發出雙效眼藥水。


40歲以上有家族史 每年應定期檢查


呂大文建議,青光眼患者要依照醫囑使用藥物,並定期接受眼科醫師檢查,包括眼壓、視神經與視野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而40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等高危險群,則應每年定期做眼睛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陳賢立醫師也提醒,眼壓值較高、年齡超過40歲、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或遠視加白內障患者,以及血壓偏低且手腳冰冷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受過外傷、有虹彩炎、眼內腫瘤和眼內出血病史者,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青光眼


更多NOW健康報導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無來源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感染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發布,1名40多歲女性(第347例)曾接觸第336例(社區保全),身體不適就醫採檢確診,2人高風險接觸者防疫單位已掌握142人。另外,日前傳出死亡病例的奧捷旅行團,今再傳確診個案(第3...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患者現已突破百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社交距離注意事項」,交通部同時宣布民眾未戴口罩禁止搭乘台鐵與高鐵,但捷運與公車當初未明確規範。今(3)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未戴口罩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者將罰最高1.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視力出現異常時應提高警覺,尤其若為三高患者,容易因病變影響視力,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恐造成視力不可逆的傷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指出,臨床上,就有許多因三高控制不佳的患者,引起不健康的視網膜血管滲漏,導致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或糖尿病黃斑部水腫,不得輕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