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前前後後咳嗽2個月她當「小感冒」 抽空健檢竟是肺腺癌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要把咳嗽都當作小感冒!一名47歲、長期外派越南工作的女性,去年年底休假返台,趁機接受健康檢查,一直把最近咳嗽狀況當成只是普通感冒的她,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赫然發現肺部右下肺葉竟有一個約1.6公分結構清晰的毛玻璃結節,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早期肺腺癌。

咳嗽前前後後已經2個月了,該名女子回想,自己持續有去診所看醫生,也有按時間吃藥,一直以為是工作太累,造成身體狀態較差、治癒力較弱,沒想到檢查才發現不只是感冒這麼簡單。

肺炎、肺癌,你搞得清楚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蔡聰聰表示,肺癌在台灣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症狀常與大部分肺部疾病相似,因此容易被忽略或被誤認為是肺炎,部分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症狀。

要特別注意的是,肺炎、肺癌出現症狀十分類似,包括:咳嗽、胸腔疼痛、呼吸或吞嚥困難、食慾不振、發燒等症狀,部分肺癌患者會併發肺炎,也使得在尋求治療上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可能造成診斷時已是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期。

蔡聰聰提醒,只要是咳嗽時間超過2周未痊癒者,就該提高警覺,雖然咳嗽不是罹患肺癌的明顯症狀,但若久咳不癒就應自主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甚至透過精密儀器檢查,幫助發現細微病灶,找出可能的真正病因。

肺癌好發於40歲到75歲年齡族群,醫師提醒,40歲後除了每2到3年安排全身健康檢查,也別忘了安排肺部篩檢;若本身有肺癌家族病史,更一定要提高警覺。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罩實名制決補貼藥局每日800聘工讀生! 兒童領取年齡擬放寬

美CDC說台灣有社區傳播 陳時中駁「有強烈科學證據可說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李新琳 羅偉哲/台北報導 好消息,國內本土疫情來到新低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而本土僅1例也是這一波疫情自5月中旬大爆發以來的最低點。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電大樓爆發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9)日下午證實最近發病懷孕婦女的親密接觸者同住家人中又有一名幼兒確診,目前正在疫調中,還沒列案號,但相關幼兒園已經停課、進行清潔消毒,幼兒園內13名師生列居家隔離。 台電大樓不同樓層(7樓及8樓)已經有3例確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現代人腸胃問題不少,很多人常有胃謅謅(胃悶)、脹氣情形,或者擔心吃西藥會傷胃,變成不少人吃飯、吃藥都得配胃藥,但常吃胃藥到底有沒有副作用?食藥署就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提醒,若長期服用胃藥,可能會改變腸胃道的酸鹼值,使得腸胃道菌叢生長失衡,增加感染風險。 食藥署表示,胃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宅在家,長時間久坐不動,有一個族群最得當心「坐」出危機!國健署今(19)日發表調查結果示警,台灣中壯年人口每10人就有3.6人有代謝症候群,且高達近5成「腰」過粗,如果防疫期間又輕忽生活習慣,最壞下場就是慢性疾病一口氣通通找上門。 根據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