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前副總統陳建仁談疫情 台灣解封條件曝

為提供觀眾更多豐富新聞資訊內容,華視新聞特別開闢名人專欄「語眾不同」邀請重量級專家、學者,頗析國際、財經、民生以及兩岸重大議題,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看不到盡頭的狀況下,今日 (3月10日) 特別邀請前副總統、現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陳建仁,針對台灣解封的條件、新冠肺炎有可能類流感化等議題,提供權威公衛專家觀點與建議,他也特別呼籲民眾「應該積極完成接種三劑疫苗,以降低染疫的死亡率」。拍攝專欄單元時,華視總經理陳雅琳親自接待並與陳建仁一同合影,期望未來能邀請更多專家與學者參與「語眾不同」專欄,談論重大公共議題。

前副總統陳建仁談疫情 台灣解封條件曝

▲ 陳建仁呼籲民眾「應該積極完成接種三劑疫苗,以降低染疫的死亡率」。(圖:華視)

 

陳建仁在「語眾不同」專欄中分享許多新冠肺炎疫情資訊,其中關於「追求零確診」,他坦言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不可能把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微症狀感染者都找到,而對於他曾說過Covid-19可能會慢慢流感化,他表示流感化會有兩個特質,其一就是感染率會越來越高,但另一方面產生的症狀會越來越輕微,致死率會越來越低,其二就是能透過快篩、抗病毒藥物、疫苗三樣東西來有效對應,就能將Covid-19慢慢視為流行性感冒。陳建仁也相信七月份台灣的疫情能獲得很好的控制,但是否能夠完全解封,要看周邊國家疫情狀況,以及國人接種疫苗率,因此他也特別呼籲民眾一定要接種完三劑疫苗,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者,來達到最好的防護效果。

華視新聞名家專欄「語眾不同」前副總統陳建仁談疫情相關精彩內容於3月10日20:00、23:00,以及3月11日09:00於華視新聞52台 (華視新聞資訊台) 播出,更多國際、財經、民生與兩岸重大議題新聞,敬請鎖定華視主頻、華視新聞52台各節新聞報導。

相關推薦

知名作家黃春明驚傳罹患淋巴癌,引發社會關注,癌症希望基金會強調,淋巴癌是少數可能根治的癌症,因此除了隨時注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外,患者應多吃富含植化素的各色蔬果,並補充維生素E如亞麻仁油、全穀類等,以抵擋自由基對身體的影響。逾5成患者晚期才確診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葉士芃醫...

閱讀詳情 »

全球罹癌人數不斷增加,根據國際機構的預測指出,未來二十年,每年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將會比現今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隨著時間的演進,全球正醞釀一波新的癌症海嘯,反觀國內,若依照全球癌症新增人數的推測,很可能在二十年後,台灣每年就要增加十五萬人以上的罹癌人數,數字之大,令人驚訝。   然而,對於...

閱讀詳情 »

全台灣每天有超過150 萬人天天在頭痛,每月至少發生一次頭痛的人,高達六成的比例!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揮別頭痛? 頭痛的定義很簡單,只要是頸部以上—「頭」的疼痛就是頭痛;世界頭痛學會於1988年訂定第一版的診斷標準,2004年第二版則更名為「國際頭痛疾患診斷」,2013年第三版更將頭痛分為...

閱讀詳情 »

口腔潰瘍,俗稱口瘡,相信每個人都曾被它困擾。我搜過百度,口腔潰瘍的成因很複雜,至今沒有準確的定論。 有些人是因為內在疾病引起,有的人是周期性反復發作。大部人都是偶發的,可能是缺乏B類維生素。 我家裡只有我媽口瘡長的次數較多,時間久,潰瘍面較大。 我和爸爸都很少長,但是偶爾長一次也是很難受的。 口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