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剖腹產傷口長瘤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剖腹產傷口長瘤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相信許多女性飽受子宮內膜異位困擾,一名37歲女性因剖腹產中央下方的腫瘤疼痛求醫,小腹微微凸起,但皮膚表面並無明顯異常。成大醫院婦產部黃蘭茵醫師表示,患者經超音波檢查顯示腹壁中有一低回音腫瘤,診斷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判斷應是7年前,剖腹產時子宮內膜細胞附著到腹壁傷口造成,為少見的剖腹產後遺症。

復發率極高 連帶影響周圍器官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細胞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生長,在育齡期女性身上是常見的一種慢性、高復發疾病,它影響周圍器官,嚴重可影響生活品質。黃蘭茵醫師指出,大約10%的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發生在卵巢、輸卵管、腹膜等部位,造成經痛、性交疼痛、骨盆腔內沾黏、不孕,少數可能影響泌尿道、腸道,甚至肺部,變成週期性血尿、血便、咳血。

婦科術後易發生 腫塊疼痛是徵兆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大多好發於手術疤痕周圍,尤其在接受子宮相關的婦產科手術後特別容易產生,發生機率約有0.03-1.08%。黃蘭茵醫師進一步說明,術後易發生正是因為手術時子宮內膜細胞被帶到腹壁肌肉或皮下組織間,順道附著該處生長,加上受月經週期荷爾蒙的刺激,引起局部組織侵犯、發炎,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病人在每次月經期間感覺腫塊變大且疼痛。

減少非必要手術 預防腹壁子宮宮位症

根據文獻統計,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57%與剖腹產有關,11%發生在子宮切除術後,13%是其他手術造成;有趣的是,有20%的患者不曾接受手術,經推測可能有部分經由血液或淋巴傳播。減少不必要手術,可預防、減少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產生。黃蘭茵醫師表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以手術清除病灶為主,然而有13-24%的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可能同時合併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須考慮合併其他治療。

藥物手術兩方案 需評估個別體質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包括藥物及手術治療兩大類。藥物治療旨在減少雌激素的分泌、抑制排卵功能,使病灶不受刺激增長;而手術治療則適用於症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子宮內膜異位瘤尺寸較大或被判斷為惡性風險高的病人。由於每位病人的臨床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因此醫師將依病人狀況進行全面評估,擬定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雲林口湖鄉C肝篩檢計畫成效佳 增設「這鄉」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即開即飲,隨時補充美麗的燕窩,是許多現代小資女寵愛自己的首選,但是燕窩的好壞等級差異很大,不容易以視覺外觀辨別,更不能只考慮CP值,專家提醒消費者要睜大眼睛,固形物含量高的燕窩有可能是加太多膠狀物產生的濃稠感,看起來粗大的燕窩條則要小心是將燕碎黏合而成。高品質的燕絲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所有的人都會面臨到「老化」的問題。愛美人士為了讓外表維持年輕美麗,常會去做微整形;針對「外表老化」的需求,目前醫美已開發「鬆垮NoNo方程式」,專注於眉毛、眼下、法令紋及淚溝,幫助愛美者遠離臉部鬆垮問題。 三十歲時肌膚開始老化 鬆弛與脂...

閱讀詳情 »

注意!口水分泌太少,糖尿病、過敏、癌症……通通找上身! ◎牙齦總是腫腫的,有時會牙齦出血。◎牙齦或舌頭癢癢的,經常發生口內炎。◎吃麵包、地瓜等吸水性食物時難以吞嚥。◎嘴唇乾燥或容易流血。◎經常口乾舌燥、口齒不清。◎突然有蛀牙。◎常咬到臉頰內側的肉。◎覺得舌頭痛痛的。如果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中年男性要注意了,最近如果老是莫名感到「藍瘦」(難受)、「香菇」(想哭)、身體虛虛的、一下班回家就癱軟在沙發,就要小心可能不是罹患憂鬱症,而是「男性荷爾蒙低下症」找上門! 男性荷爾蒙低下讓他down 補充後又如一尾活龍 高雄榮總泌尿外科簡邦平醫師表示,一名43歲已婚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