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剖腹產傷口長瘤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剖腹產傷口長瘤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相信許多女性飽受子宮內膜異位困擾,一名37歲女性因剖腹產中央下方的腫瘤疼痛求醫,小腹微微凸起,但皮膚表面並無明顯異常。成大醫院婦產部黃蘭茵醫師表示,患者經超音波檢查顯示腹壁中有一低回音腫瘤,診斷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判斷應是7年前,剖腹產時子宮內膜細胞附著到腹壁傷口造成,為少見的剖腹產後遺症。

復發率極高 連帶影響周圍器官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細胞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生長,在育齡期女性身上是常見的一種慢性、高復發疾病,它影響周圍器官,嚴重可影響生活品質。黃蘭茵醫師指出,大約10%的育齡期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較常發生在卵巢、輸卵管、腹膜等部位,造成經痛、性交疼痛、骨盆腔內沾黏、不孕,少數可能影響泌尿道、腸道,甚至肺部,變成週期性血尿、血便、咳血。

婦科術後易發生 腫塊疼痛是徵兆

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大多好發於手術疤痕周圍,尤其在接受子宮相關的婦產科手術後特別容易產生,發生機率約有0.03-1.08%。黃蘭茵醫師進一步說明,術後易發生正是因為手術時子宮內膜細胞被帶到腹壁肌肉或皮下組織間,順道附著該處生長,加上受月經週期荷爾蒙的刺激,引起局部組織侵犯、發炎,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病人在每次月經期間感覺腫塊變大且疼痛。

減少非必要手術 預防腹壁子宮宮位症

根據文獻統計,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57%與剖腹產有關,11%發生在子宮切除術後,13%是其他手術造成;有趣的是,有20%的患者不曾接受手術,經推測可能有部分經由血液或淋巴傳播。減少不必要手術,可預防、減少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產生。黃蘭茵醫師表示,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以手術清除病灶為主,然而有13-24%的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可能同時合併其他部位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須考慮合併其他治療。

藥物手術兩方案 需評估個別體質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包括藥物及手術治療兩大類。藥物治療旨在減少雌激素的分泌、抑制排卵功能,使病灶不受刺激增長;而手術治療則適用於症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子宮內膜異位瘤尺寸較大或被判斷為惡性風險高的病人。由於每位病人的臨床表現和嚴重程度不同,因此醫師將依病人狀況進行全面評估,擬定適合個人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珍愛卵巢護一生】晚期卵巢癌患者要勇敢面對疾病 不要害怕化療!

雲林口湖鄉C肝篩檢計畫成效佳 增設「這鄉」篩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天氣冷颼颼,連日來的低溫讓許多長輩穿上厚厚的棉襪,此時若患有糖尿病的長輩因為保暖而未每日檢視雙腳,容易忽略因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病變,形成糖尿病足部潰瘍傷口,因此,足部照護也是寒冬季節裡呵護長輩不容忽視的一環。萬病皆從足下尋 每日檢視足部和保養足部照護的關鍵在於要先了解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多變化!告別前幾日暖洋洋的好天氣,天氣將再度變冷,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四(1月28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台灣氣溫下降;週五(1月29日)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北台灣天氣寒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偏冷。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面對寒冷的冬天,應留意在氣溫驟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新竹報導】據媒體報導指出,藝人安心亞近視約200多度,因為工作關係所以需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除了眼睛常會感到乾澀、紅腫、異物感,甚至曾發生隱形眼鏡破在眼球內的窘況。過去因為擔心恢復期,所以遲遲沒做近視雷射,近期發現「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的恢復期短不影響工作,才下決心做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位50多歲有B型肝炎男性患者依照健保給付的標準可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來治療其肝炎。但因服藥順從性不佳,常數次自行停藥,導致肝指數飆高並產生黃疸,甚至需要住院觀察。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張麗文醫師表示,目前B型肝炎雖然無法治癒,但可以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的複製,讓病人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