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你有聽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跟Mary一起認識一下吧!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當一般人在遇到極度且相當突然的創傷事件,包括生命遭到威脅、嚴重物理性傷害、身體或心靈上的脅迫等,可能造成主觀的急性壓力反應。當患者提到或想到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時候,都會使得壓力反應更明顯。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輕則會在短時間內自行恢復,但少數人可能因創傷事件較為重大,且影響健康及日常生活功能,需要較長的時間與復原期、重建及治療期。

 

當事者的心理處遇原則(包含目擊現場,但可能沒受傷的民眾及救難人員):

 

1. 擺盪情緒到逐漸平穩:

急性期常會出現極端的情緒反應,時而生氣、低落;或是激動、憂鬱,抑或無故哭泣、容易淡漠等。適當的抒發可以減輕心理上的壓力,慢慢讓情緒反應從兩邊的極端擺盪到逐漸平穩。

 

2. 接受情緒、接納自我:

接受自我的負向情緒,了解短暫出現過大的情緒和生理反應是正常現象。當事者要記得無需自己承受所有不適感受,可尋求家人或朋友的陪伴與支持。

 

3. 寫下擔憂、列出煩惱:

若腦海中有無數擔憂,可透過書寫方式讓思緒放慢、或幫助整理思緒,都有助於降低失眠的機會。

 

4. 向醫療人員尋求協助:

若自覺情緒症狀愈來愈明顯,或感到無法自拔,一定要讓醫療團隊或家人朋友知道;藉由心理治療或是加入支持性團體,可有效地度過心理創傷。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 吳家碩

 

延伸閱讀

【認識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500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心理調適|全民愛健康 心理篇2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之下,意外也有好消息!疾管署今(9)日公布最新監測數字顯示,原本5月就該進入流行期的腸病毒,不但單周就診人次比去年大降接近9成,僅1千多人,距離流行閾值的1.1萬人次有著極大的距離,連踏入流行期都沒有,為十年來首見,腸...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邊境解封」首波鎖定從商務客開始放行,入境須持PCR陰性檢驗報告,就可以把檢疫時間由現行14天縮短為至少5天,外界關注何時上路?首波國家有哪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日表示,紐西蘭、澳洲、越南、汶萊等病例數低...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有傷口、或是其他皮膚問題,只要貼個「人工皮」就可以痊癒,真有這麼簡單嗎?網路流傳著這樣的「人工皮」神效傳言,但食藥署今(9)日在食藥闢謠專區澄清,並不是所有傷口都適合使用「人工皮」,尤其皮膚有5大狀況者更是不建議使用。 近來網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