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勇敢接受化療 擾人副作用可這樣改善

勇敢接受化療 擾人副作用可這樣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編輯部整理)

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期間,黃先生進食量少且常感覺噁心、平均一天吐約3至4次並頻頻表示化療真痛苦,吐到膽汁都出來,真沒勇氣繼續接下去治療!黃先生的心聲對多數癌友們來說感同身受,甚至高度共鳴。接受化療是抗癌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武器,癌友們面對聞之色變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該如何避免甚至改善呢?

化療引起噁心嘔吐 分3種樣態

桃園醫院副護理長王嘉華表示,首先瞭解藥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噁心嘔吐的過程。化學物質在體內釋放後,經由腦脊髓液或血液傳遞到大腦的化學受體觸發區,導致各種神經傳導物質釋放,直接刺激嘔吐中樞,隨後造成嘔吐產生。使用的化療藥成份也分成高致吐性、中致吐性或低致吐性型化療藥,皆是引起噁心及嘔吐的重要原因。化療引起的噁心及嘔吐分為3種樣態:

1、急性

通常在接受藥物後24小時內發生。

2、延遲性

發生在給藥後24小時及往後數天。

3、預期性

常見於受過去接受化療經驗影響、本身情緒易緊張焦慮者、不佳味道造成。

類固醇、血清素拮抗劑等為常見的止吐藥種類

王嘉華副護理長說明,臨床上合用不同種類止吐藥物是常見避免此副作用的療法。常見的止吐藥種類有類固醇、血清素拮抗劑、適吐朗、Tropisetron、神經激肽受體拮抗劑Aprepitant。其他種類止吐劑有多巴胺拮抗製劑、butyrophenones。輔助型止吐劑有抗組織胺製劑diphenhydramine,其副作用主要嗜睡;安眠藥benzodiazepines除了抗嘔吐的外,還有遺忘的作用,可忘卻不愉快的化療記憶。(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歲鄭姓患者,6年前生產後未坐月子而耗損陰質,6年來積極想再懷二寶都未如願,期間小產過2次,也沒坐好月子。婦產科醫師因考慮其年紀屬高齡,建議採用人工或試管方式,但患者仍希望採自然受孕方式,故求助中醫治療。 次發性不孕症臨床常見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王淑秋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得知罹患癌症的消息,許多人無法接受,除了要面對治療時的身心煎熬,即使治療結束,也難免擔心復發問題,這些問題不停反覆思量,會讓人陷入情緒漩渦。臨床心理師建議,平時多做正念訓練,能調整大腦的神經迴路,在自己的「定力存款簿」中加入存款,日後面對問題時就能不慌亂。 將注意力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是否年過40?要如何使健康不要亮紅燈呢?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建議,可以從預防3C做起;而這裡所謂的3C,則是腦血管症病(CVA)、冠狀心血症病(CAD)、 癌症(Cancer)! 不要小看小毛病 行醫三十餘年,腦神經外科權威、林欣榮院長提醒不要小看平時的小毛病,有些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黏液囊腫是口腔內常見的小唾液腺體疾病,在唇、頰黏膜、舌頭、上顎、口底都可能會發生,其中以下唇為最常見的發生部位。口腔內約有800~1,000個小唾液腺體分佈,分泌的唾液量非常少,一旦分泌的黏液無法順利排出到口腔而淤積在黏膜下,就可能會形成黏液囊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