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建構失智症友善社區 提供全方位多元照護

建構失智症友善社區 提供全方位多元照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今年6月底已達44萬7,737人,占總人口16.73%,已是「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依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年至101年調查結果發現,臺灣65歲失智症人口約佔8%,推估臺北市失智人口達3萬多人。為提升失智照護服務量能,臺北市政府結合各相關局處、地方社區各類資源與相關團體,建構失智症友善社區,完善照護體系。

整合相關單位  全方位支持多元照護

臺北市政府整合內外資源,對內建立跨局處網絡平台、失智共照中心及失智服務據點等單位共同參與,對外整合社區資源包括NGO組織如臺灣失智症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等,發展多元照護模式。臺北市衛生局指出,透過社區、醫院及健康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症篩檢,及建置在地化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失智症照護服務,可對失智長者及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早期發現失智早期介入 個案管理分級照護

臺北市衛生局結合健康服務中心、醫療院所及社會局老人服務中心等單位,運用各項活動進行失智症社區篩檢,轉介疑似失智症個案至合約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及醫療服務。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針對確診失智症個案,會依罹病程度或需求,發展個案管理分級照護模式,以主動關懷了解個案需求及問題,並視情形進行關懷訪視;此外,結合健康服務中心及委託民間單位等辦理樂齡成長團體活動,幫助長者獲得自我認同,持續運用現存的能力,也讓主要照顧者有短暫的喘息機會;提供預防走失之愛的手鍊及指紋捺印申請服務、建立社區失智服務志工團隊等失智症照護活動。

在地友善失智照護網絡  長照服務專線1966提供市民協助

臺北市已設置2處失智共照中心,整合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等資源,提供失智個案轉介及追蹤服務、訓練失智照護人才及輔導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社區為單位,設立9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分別提供失智者及其家屬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家屬支持團體、家屬照顧課程等支持服務。為配合長照2.0「看的到、找的到、用的到」宗旨,民眾可撥打長照服務專線1966單一窗口,讓失智者及家屬妥善且快速地得到協助與支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到冬天,我的起床意志力為就為 最近天氣是越來越冷,起床是越來越難,從被窩裡爬起來簡直花光了這輩子的勇氣。 而,面對著遲到要扣工資的事實,還是不得不……  這兩天小健在網上看到一姐們兒發明的神奇鬧鐘,如下☟☟☟ 這要是不乖乖起床,可就要被搧耳光了。這姐妹兒對自...

閱讀詳情 »

常常動不動就覺得累,晚上跟假日休息得再久也無法改善嗎?小心,這很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疲勞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人體在經過腦力激盪、劇烈運動或是情緒波動之後,很自然會出現暫時性的疲勞感。這種疲勞感只要經過適當休息跟調養,通常在短時間內自然而然就會恢復。 如果這樣的不明原因以及非病症引起的疲勞感...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ntdtv 很多人的習慣是起床後便開窗通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何時開窗關乎你的健康。專家稱在城市裡,日出前後與傍晚,是兩個污染高峰,此時不宜開窗,否則影響健康。 記住!再冷也別忘記開窗通風冬季由於寒冷,很多人就一直緊閉門窗,這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天氣漸涼,不少人開始出現筋骨痠痛、落枕等問題,原來是天氣一冷,人們喜歡賴在被窩裡滑手機、平板,長時間維持同樣姿勢不活動,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痠痛上身;不僅如此,長時間姿勢不良,不但肩頸僵硬、腰桿挺不直、駝背等問題就一一浮現,常有「老態姿勢」,明明正值壯年,卻因長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