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勤洗手恐引發甲溝炎 醫師傳授手部保養祕訣

勤洗手恐引發甲溝炎 醫師傳授手部保養祕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其次談到「勤洗手」可能衍伸的皮膚問題,臨床上常見包含手部濕疹或汗皰疹惡化、刺激性皮膚炎以及慢性甲溝炎等。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手部濕疹」及「汗皰疹」本為常見且容易反覆發作的疾病,部分患者常在季節轉換、作息不規則、工作或課業壓力大時復發或惡化,而經常接觸水、清潔劑、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亦常造成此類病患情況惡化或更容易復發。

過度洗手造成皮膚炎、甲溝炎

曾奕騰表示,「刺激性皮膚炎」則可發生在所有人(無論本身是否有手部濕疹或汗皰疹病史) ,只要水、清潔劑、酒精或其他化學物質接觸頻率或濃度夠高,即可於接觸部位產生發紅、刺癢、脫屑或乾裂等症狀,民眾常說的富貴手,即為一種慢性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好發在常做家事且未配戴手套的患者,醫療從業人員也很常見,而防疫期間因需勤洗手,使得平時不常做家事的病患亦發生類似的症狀。

「慢性甲溝炎」較常見於時常「濕」洗手的病患,因清潔劑未沖洗乾淨、沖洗後未確實擦乾,造成清潔劑和水分堆積於指甲周圍甲溝,刺激甲溝發炎腫脹,且潮濕皮膚環境可能使皮膚表面念珠菌增生,讓慢性甲溝炎更惡化、更難治療,和急性甲溝炎不同,慢性甲溝炎常為多發(多指,急性通常一指)、疼痛感較急性輕微(急性常伴隨強烈疼痛)、較少化膿(急性常見有膿液堆積),也因此患者較晚就醫,使治療期變長,非疫情期間多見於經常碰水且不戴手套的病人(家管、餐飲從業人員、從事園藝者),疫情期間有人數增加的趨勢,且不限於平時常見的病人族群。   

掌握正確洗手方式 避免引發皮膚病

曾奕騰表示,「勤洗手」可能造成皮膚的問題,但仍是防疫以維護「生命安全」 不可或缺的步驟,若要減少發生的機會及嚴重度,首先必須選用正確的人體皮膚清潔劑(洗手乳、75%酒精等),避免使用次氯酸水、漂白水或其他環境清潔消毒藥劑於皮膚。

另外,濕洗手時應將清潔劑確實沖洗乾淨,結束後確實將雙手擦乾或烘乾。並且於每次乾、濕洗手完成後補擦護手乳、霜或凡士林保護皮膚,以及減少不必要的皮膚接觸,克制或改掉喜歡用手到處摸的習慣,間接減少必須洗手的時機。若以上方法仍無法改善或緩解皮膚症狀,則應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   

曾亦騰強調,全球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防疫生活仍需執行,務必落實防疫措施同時照顧皮膚健康,希望疫情盡快獲得控制,有任何疑問或難解的皮膚問題時,可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及治療。

【延伸閱讀】

三陰性乳癌好發年輕女性、存活率低 建議基因檢測

早期肺癌輔助療法 基因突變患者新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3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拜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女性有了更多變美的方式,除平時保養之外,許多人會嘗試整形、雷射,以及近幾年極盛行的微整形。但術後的臉部表情讓人感覺僵硬、不自然,因此有許多人不敢貿進。假如你追求延緩衰老並維持自然柔和的容貌,中醫的美顏針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細如髮絲的針具 千年流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減輕長期照顧家庭之經濟負擔,108年7月24日修正公布「所得稅法」第17條,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簡稱長照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扣除12萬元,今(109)年申報108年綜合所得稅即可適用!您家中是否有符合長照扣除額之家屬?減除特別扣除額12萬元 須符合四項情形之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聽損兒學習往往面臨挑戰,專家提醒越早評估助聽器介入越好,該注意什麼?為因應幼童發育耳朵構造改變,資深聽力師蔡鋕鑫建議,對聽損兒建議挑選耳掛型,使用固定性較佳的耳模,學習上搭配遠端麥克風功能,教師聲音可清晰傳入助聽器,傳統FM系統需額外加掛配件,目前也有藍牙系統,減輕配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醫師,聽說補充荷爾蒙會罹癌,可以不要嗎?」這是臺安醫院進化總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唐定太在診間面臨的治療困境,表示更年期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快速減少,出現更年期不適,應及早荷爾蒙治療,包含飲食、保健品都有效,甚至評估使用醫療級荷爾蒙,短期緩解不適症狀,長期預防骨鬆、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