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勿輕忽! 3歲前是早產兒療育黃金期

勿輕忽! 3歲前是早產兒療育黃金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雖然我的孩子是早產兒,但我以一般足月孩子的心來教育他們,不讓他們認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是有兩位早產兒的阮媽媽育兒的最大理念。大千綜合醫院和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合作,舉辦早產兒的家長成長團體活動,除了邀請阮媽媽和民眾分享養育的酸甜苦辣,現場還安排小兒科及復健科醫師、心理師、各類別治療師進行篩檢和諮詢,為家長提供更多生活照護上的建議。

小於37週就是早產

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蔡建宗醫師表示,早產兒是指懷孕週數小於37週的寶寶,由於這些寶寶在身體未成熟之前就出生,因此會有很多後續的併發症和發展遲緩的風險,例如:腦部、心臟、肺臟、視力和聽力損傷,以及生長發育的問題。

早期發現 早期追蹤

早產兒除了身體有狀況時需找小兒科醫師看診之外,更要著重評估追蹤寶寶的整體發展,包括:認知、情緒、心智評估、動作發展等。若能早期追蹤與評估,並早期接受療育,多數早產孩子可以在學齡前追到和足月小孩一樣的程度;而3歲前正是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此時期接受療育的成效會比3歲後效果更好。

早期療育 能如同正常孩子般成長

阮媽媽分享自己的大兒子因早產而有視覺障礙,所幸早期接受療育,現在不僅和一般孩子一樣成長,還能學習陶笛,並參加學校的管樂社,用音樂豐富自己的人生。蔡建宗主任建議,平時要注意早產兒的發展情形,若家長不清楚孩子的狀況,可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進行諮詢和篩檢,幫助寶寶身心都能健全發展、快樂長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1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41歲藥王孫思邈的13個簡單易行的養生秘笈 1.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向重複。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頭腦靈活,注意要慢慢做,否則會頭暈。 2. 發常梳 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

閱讀詳情 »

乾癬病人的皮膚可能會出現發紅、紅斑、脫屑等症狀,從表面上看起來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單純的皮膚病,但其實是由於免疫系統失調所引發的慢性發炎反應,為先天體質及後天環境所造成,並非感染也不會傳染。   乾癬病人,尤其是發作於指甲、頭、臉部的乾癬患者,面對人群時常會有自卑感,因此嚴重的影響到正常的工...

閱讀詳情 »

幾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滿滿,飄飄欲仙的感覺。遺憾的是,這些都是幻覺。來看看酗酒的危害。 一、腎:酒精進入人體後,會抑制抗利尿激素的產生。身體缺乏該激素後,會抑制腎臟對水分的重新吸收。所以飲酒者會老往廁所跑,身體水分大量流失後,體液的電解質平衡被打破,噁心、眩暈、頭痛症狀相繼出現。 二、乳房:...

閱讀詳情 »

洋蔥的營養價值很高,吃洋蔥的好處也很多,除了降血糖、清血排毒、抗老化、改善便祕、抗流感病毒等功效外,還能夠抑制脂肪的吸收,因此越來越多人將洋蔥視為減肥的聖品。而秋冬是細菌和病毒猖狂的季節,大家準備好迎戰了嗎?人體的免疫系統是預防疾病的最佳防線,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擁有足夠強大的免疫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