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用穴位按摩、中藥療法,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

頭好壯壯!寶寶健康體質從小調養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全德中醫診所中醫師暨《跟著中醫爸爸調小兒體質》作者劉宗翰

從孕期到孩子青春期之前,體質變化深受許多因素影響,雖然寶寶的先天體質在出生前已大致決定,但後天的培養與累積,仍有機會為寶寶未來的基礎體質加分。

 

孕媽咪自我照顧方式將影響胎兒體質

寶寶的體質在精卵結合的那一刻即決定了一半,另一半則可在孕期、甚至出生後到青春期之前,持續加強。因此,除了均衡飲食、作息規律、時常散步或運動對胎兒體質打造有幫助之外,媽咪保持愉快與輕鬆的心情,也會比充滿壓力與憂慮的心情,更有助於胎兒健康。

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用穴位按摩 中藥療法,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

 

體質虛弱出生後易觀察

寶寶出生後,若體質狀況較虛弱,有些症狀會比較容易在早期顯露,例如:若是呼吸系統較敏弱,可能才剛出生沒多久就有流鼻涕或比較容易喘的徵狀;或是若腸胃系統(中醫所指的脾胃)比較弱,可能食欲不佳或吐溢奶的情況比較嚴重等,都可在出生後輕易觀察出來。

若寶寶出生後的不適症狀影響到飲食與作息,建議爸媽可以先接受西醫的診斷與治療,若需要中醫輔助強化體質改善,可於寶寶4~6個月大左右,開始吃副食品後再讓中藥介入。4個月之前,若想積極協助寶寶改善症狀,也可透過由媽媽服用中藥,經由哺乳使藥效影響寶寶來調整,或是藉由讓嬰兒床周邊充滿蒸煮相關中藥的蒸氣等方式溫和達成。

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用穴位按摩 中藥療法,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

 

穴位按摩‧舒緩不適

月齡4個月之前,為寶寶進行穴位按摩,也有助改善不適症狀或加強體質,例如:針對脾胃問題,可按摩寶寶膝蓋外側下方的足三里穴道,或是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

劉宗翰醫師解釋,因為孩子的經絡反應非常敏銳,因此每種症狀大多只需要針對一個主要穴道按摩即可。且因為寶寶的身體比較嬌小,爸媽的手掌幾乎可涵蓋寶寶背部的大部分穴位(背部穴位幾乎為所有內臟的投影),若能經常按摩寶寶的背部,也有助促進孩子的健康與內臟發育。

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用穴位按摩 中藥療法,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

 

心情愉快‧助發育無阻礙

除了透過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當的運動與充足睡眠照顧寶寶的體質之外,心情愉快也是孩子成長發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劉宗翰醫師解釋,心情愉快與孩子的肝氣有關,肝氣一方面主宰情緒,另一方面也與生長發育相關,如果孩子情緒總是不好,體內用於生長的能量會分配到情緒發作上,便會干擾身體的發育,因此應儘量避免親子關係緊張。

如果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希望能透過中藥額外強化孩子的體質,建議要把握第二性徵發育前的時間,合格中醫師會依據孩子當前的體質狀況、體弱徵狀給予合適的中藥搭配,調理的時間視孩子的體質基礎,從3周至數年不等,且仍必須與生活習慣相搭配。

針對小兒的中醫治療,科學中藥粉通常已能協助緩解多數症狀,而為了確保服用藥物的安全,建議可選擇信賴的中藥鋪、醫療院所,或善用檢驗機構送檢購買的中藥材,讓中藥服用更安心。

 

強健寶寶體質‧從生活做起

  1. 飲食均衡:讓孩子多元攝取不同種類的食材、每日顧及6大類食物的供給。同時,農作物在符合條件的季節與產地生長,能量最為豐沛、農藥最少、也最能對應人體該季節之所需(如:夏季解熱、冬季溫補)、價格也最便宜,建議可為寶寶增加更多當季與當地生產的農作物選擇。

 

  1. 規律作息:中醫認為人體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與早晚節律、四季節氣相呼應,寶寶出生後,雖然睡眠時間長,仍必須儘早讓他熟悉早上與晚上的分別,早晨打開窗簾讓陽光灑進,晚上睡覺時則保持室內昏暗,讓寶寶盡可能在夜間持續睡眠。

 

  1. 充足睡眠:睡眠是人體以自然方式,「養陰」的最重要程序,睡覺時,體內能量會對身體臟腑進行調養,若長期睡不夠,養陰不足,就容易讓體內產生火氣,影響情緒、睡眠、注意力與排便,甚至導致發育問題,不可不慎。

 

  1. 適度運動:避開中午的豔陽時段,帶著孩子經常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活動大肢體與運動,有助強壯孩子的體格,且運動習慣的培養,有助安定孩子睡眠、促進食欲,也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用穴位按摩 中藥療法,可以舒緩寶寶的不適~

※原文刊載於2018年8月號《媽媽寶寶》378期。

※延伸閱讀 

寶寶看中醫.中西併用最周全

媽媽有過敏體質就一定生出「過敏兒」?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20歲潘姓男大生下雨天騎機車遇車禍,人遭撞飛後昏迷,緊急由救護車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人送到醫院時意識模糊,緊急氣管插管及左側胸管置放後,隨即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左胸主動脈破裂、腹部橫膈膜破裂併氣腹、左側肋骨多處骨折併血胸,生命危在旦夕。 經外傷小組評估及緊急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尚未出現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年代,醫院經常出入因B肝引發猛爆性肝炎的患者,嘉義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分享至今還是令他印象深刻的個案,在多年前一位健壯的年輕人因急性肝炎求診,初到急診室時神情雖然疲憊,但其他狀態都還不錯,確診B肝後卻因當時尚沒有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疫情期間不戴口罩令人感到生氣,但你知道有些人有戴口罩的焦慮症嗎?韋恩州立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Jennifer M.Gómez表示,看不見的傷口可能會引起焦慮,比如因驚恐、創傷、性侵、幽閉焦慮病症等患者容易在戴口罩時引起同樣的恐懼或傷痛而倍感焦慮,她鼓勵藉由在安全環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舉辦「2020年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失智照護科技應用之超前部署」,邀請20多位科技及失智領域的專家,分享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因應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科技於失智照護的創新應用,包括:失智照護與人工智慧、預防診斷、認知促進、照護安全、協尋定位、生活復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