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包皮該不該從小割?家長當心 兒童期有這4種情況就得一刀切

▲(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包皮該不該從小割?根據臨床研究指出,1歲男孩約有一半左右持續有包莖現象,但成長到16歲左右,無包皮過長或開口狹窄包莖的男孩都可以將包皮往後退而出整個龜頭,泌尿科醫師表示,只有4種情況下才須於兒童期施行包皮手術。

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一是出現包皮炎或龜頭炎,但必先處理發炎,等急性期過後才能手術;二是包皮的開口過小,當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此時手術可以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

三是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到原來的位置,呂謹亨說,此時陰莖有可能因而充血,形成一個腫環,很容易造成潰瘍,要在麻醉下立刻將包皮復位,並等消腫後早期割除。

最後一種情形則是包皮反覆紅腫、疼痛,多因便溺後殘餘的尿積在包皮內,宜將包皮退出清洗,保持清潔,等青春期之後再進行包皮環狀切割術即可,只有經常發炎才需進行手術切除。

呂謹亨表示,包皮的主要功能可以保護龜頭,所以若出生時就割包皮,裸露的龜頭有時會受刺激而變紅腫,特別是尿道開口黏膜處最容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潰瘍,日後造成尿道口狹窄。加上嬰幼兒的包皮垢與成人不同,在還沒暴露出來時是無菌的,像潤滑劑一樣協助包皮與龜頭的分離,不須刻意用力剝開沖洗,因此如果不是基於宗教理由,目前醫界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

一般而言,男孩隨著年紀,逐漸有包皮褪離現象,只要隨著包皮自然褪下後清洗即可,6個月後可嘗試輕推包皮,但絕對不可用力翻下包皮清洗避免出現撕裂傷而增加細菌入侵與感染機率,甚至造成嵌頓性包莖須緊急手術避免陰莖缺血壞死。

呂謹亨強調,剛出生的男嬰幾乎都會有包莖的現象,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但隨著年齡增長,包皮就會慢慢往後退。台灣曾針對國小學童調查,3年級以前只有4成的小朋友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此後分離率大增,到了6年級已有8成的小朋友會完全分開,到了青春期就有95%以上完成此一成長過程,但最後不是每個人都會露出龜頭。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市十大癌症數據曝光 男罹大腸癌、女罹乳癌分居發生率第一

婦人拔牙後傷口好不了、其他牙也鬆動 竟是吃「藥」引發下顎壞死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林鑫儀醫師 「眼睛有沒有神,是一種很玄的說法。但眼角下垂、眼袋鬆弛、眼周發黑的眼睛,就是具體展現『無神眼』的元素,給人精神委靡、永遠睡不飽的印象。」林鑫儀醫師表示。很多人誤以為對抗雙眼無神的方法就是猛戴放大片、畫眼線、黏睫毛。「但眼周暗沉、細紋和鬆垮沒改善,只會給人『妝太濃』的印象,更糟糕的是,...

閱讀詳情 »

文/車參聖醫師 鼻部位在人臉的正中心,鼻形好壞不但關乎美醜,更影響自身的財運!鼻子象徵財氣的出入口,也是面相上的「財帛宮」關乎著一生的榮祿財富,而每個人的鼻型各不相同,有的人鼻孔朝天,在面相學中被稱為朝天鼻,朝天鼻在傳統面相學觀念中,鼻孔外露代表沒有財運,可見「鼻相」的重要性,否則,就不會有這麼多藝...

閱讀詳情 »

文/李冠穎醫師 即便是眼睛夠大、鼻子也夠挺,但為何有些人的臉孔還是感覺扁平?正面看覺得寬、側面看覺得扁,想以醫美或整形手術微調,卻又不知從何「下手」。街訪發現,對五官有這類「不滿意但說不出來哪裡不滿意」困擾的人比例甚高,只好請教專業的整形醫師,問題多半是出在哪兒? 決定五官美學 是T字部位 整形專科...

閱讀詳情 »

21歲的阿法拉懷孕20周時,她開始覺得背脊越來越酸痛,經常都會沉得像是快要斷掉一樣,但她以為這只是的正常現象,所以也沒有多加理會。 (source: decibo) 狗狗Keola在這段期間彷彿感應到主人的不舒服,都會在阿法拉不舒適望著她,眼神似乎透露出陣陣哀淒,讓阿法拉非常不解。 Keola的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