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化「癬」為夷!長效生物製劑助他找回自信 防疫期用藥更穩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肆虐,乾癬患者擔心感染不敢回診,因而自行停藥,當心增加疾病惡化風險!一名中重度乾癬的18歲少年阿吉(化名),就診時因全身紅通通影響自信心,拿完藥只想趕快離開,之前以免疫製劑與口服A酸治療,搭配照光治療,卻反覆發作;終於在一年後,申請到由健保給付的長效生物製劑,在疫情期間不需頻繁回診,還穩定控制病情,更成功改善皮膚狀況,阿吉也因此變得更加開朗,願意與醫師分享治療後的心路歷程。

乾癬患者憂疫情減少回診 當心減藥復發風險增

收治這名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廖年峰表示,針對一般乾癬患者面積較小的病灶,可開立外用藥膏治療;至於面積較大的病灶,會加開全身性口服免疫製劑,同時輔以紫外線照光治療,若使用二種以上口服藥物(單一用藥時間三個月,所以用藥期間至少六個月),再加上照光三個月,病人仍反覆發作並未良好改善,可為患者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近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臨床觀察發現,約有二至三成的患者減少回診,甚至中斷治療。若病症過於嚴重的患者,一旦停用口服藥,易有乾癬惡化或復發的可能,假使病人使用生物製劑穩定控制病情,此時又貿然停藥,乾癬也易有持續惡化的風險。

長效生物製劑 提高穩定用藥便利性

張廖年峰醫師說明,生物製劑有許多施打頻率、機轉及劑型,若病友想減少往返醫院的次數,建議可以選擇療效較長的生物製劑。以最新的生物製劑為例,有超過八成的患者,可達到九成的改善機會,也有近六成的患者,幾乎完全看不見病灶,相較於以往的生物製劑,治療後的成效及穩定性相對提高。而新的筆針劑型,乾癬病友可以在正確的衛教之下,學習自行注射,增加用藥的方便性。未來還有不同的作用機轉,可望帶給病友更好的治療效果。

穩定乾癬病情規律用藥不可少 並調整生活型態

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失調疾病,遺傳基因或體質都是危險因子。張廖年峰醫師指出,患者一旦發病,就無法保證可以根治,中重度患者,常須藉由藥物控制免疫系統平衡,才能穩定病情,呼籲患者一定要按照醫囑規律用藥及治療。

想要避免新冠肺炎找上門,乾癬患者除了要與主治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之外,平時也要勤洗手、戴口罩,減少進出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等。張廖醫師提醒患者,要好好調整生活型態,減少壓力來源,盡量不要抽菸喝酒,避免過度肥胖等誘發乾癬惡化的因子,維持生活作息正常,注重飲食營養均衡,也須留心別吃太多補品,以免造成免疫力紊亂,使得乾癬再度復發的可能性,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1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林先生,10年前曾經因為心肌梗塞接受過心導管手術。同時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病史多年,3年前因為急性腦梗塞,接受溶血栓藥物注射,中風症狀雖然得以減輕,但也併發腦出血,因此,出院後並沒有接受口服抗凝藥物治療,僅僅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及雙連抗血小板藥物。前年12月,林先生再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3歲的王姓婦人出國旅遊後返家一覺醒來,左腳一下床就像踩到針一樣劇痛,只要走路足跟就會劇痛,有時連前腳掌都痛,患者只好跛著腳去做腳底按摩來放鬆,經醫院診斷後才確定腳踩的就痛的症狀是因為得到足底筋膜炎,經過震波及物理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腳跟內側踩地、足底局部按壓有刺痛感活...

閱讀詳情 »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Bloomicon/Shutterstock.com、shutterstock 人手一機,3C產品的種類也隨之變多,為生活帶來強大的便利性,無論走到哪裡,有任何疑惑,皆可立即得到解答。只是,隨著人們對3C的依賴性,大家的眼睛問題越來越多,時常感到酸澀、視線模糊,身為「3C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病患被告知需要洗腎時,不僅得承受身體不適,還得扛起心理壓力;安泰醫院腎臟科主任蔡明峰指出,洗腎是長遠且艱辛的路程,除了家屬多給予陪伴鼓勵,患者自己應掌握緩解洗腎後的不適方法,幫助減緩病痛。腎臟替代療法 多以血液透析為主臨床上,曾有患者因癌症取下兩顆腎臟,讓患者家屬一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