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放療前先凍卵 癌友不再因治療被迫放棄生育

化放療前先凍卵 癌友不再因治療被迫放棄生育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27歲伶伶在診所擔任護理師,才剛新婚2周竟發現自己罹患淋巴癌,當時身心承受極大震撼,好在她並未慌亂手腳,在專業意識及同事提醒之下,於治療前趕緊凍卵,為自己保留一線「生」機。


國人罹癌個案逐年增加,隨著藥物及手術治療的精進,存活率提高不少,許多年輕癌友在抗癌時,並沒有想到日後生兒育女等問題,未能及時凍卵、凍精,以致留下遺憾。


癌症希望基金會發布最新「癌友生育決策之經驗與需求」問卷調查,蒐集179位育齡癌友,結果發現近6成癌友在完成治療後不排除生育可能,1成5積極嘗試懷孕,另有4成癌友認為生育保存資訊尤其不足,1成癌友對於療前生育決策感到後悔。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說,台灣近6成癌症病人存活期超過5年,癌友生育權逐漸受重視,希望透過醫病共同把關,落實自主生育決策,既搶救癌友生命,也保留未來生育機會。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罹患子宮體、卵巢癌、子宮頸癌、睪丸癌等生殖器官癌症,大多會直接想到治療後會影響生育能力,但事實上,治療其他癌症時,也可能因為手術、放療、化療,或是藥物等治療影響生育功能。


以伶伶為例,治療淋巴癌時必須接受骨髓移植,治療過程中可能損及子宮卵巢等生殖系統,所以她在術前就立即凍卵,考慮懷孕時就可以透過人工生殖,擁有下一代。


為了讓更多癌友瞭解到生育權的重要性,王正旭提出「療前三主動 醫病雙把關 孕不孕由你」的主張,呼籲癌症病友「主動查詢」、癌症醫師「主動告知」、生殖醫師「主動說明」。


癌症希望基金會與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邱秀渝副教授合作籌設「癌友生育健康資訊平台」,讓癌友與家屬瞭解癌症與生育等風險,減低人生後悔及遺憾。除了上網搜尋資料,另可撥打免付費專線0809-010-580,尋求專家協助。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中暑急診患者創新高 國健署提供3招預防熱傷害
▸口腔癌發病到死亡時間短 中醫:早期這些徵兆應警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女性尿失禁分4種 停經後婦女多合併2種常「溼」控

相關推薦

一有不舒服就想去吃藥,這是很多童鞋習慣的做法,但你可能不知道,吃水果一樣能夠讓自己健康起來,有時候可能根本不用吃藥呢?以下是各種水果的功效,建議保存起來留著以後備用!       貧血:葡萄、桔子、番茄、蘋果、草莓、櫻桃 膽固醇過高:山竹、核桃 高血壓:香蕉、西瓜、葡...

閱讀詳情 »

   文章來源:蝌蚪五線譜 近日,有外媒報導中國旅遊局欲掀起「廁所革命」,將「消滅傳統的蹲式廁所」,並在全國範圍內新增數萬個新式廁所。蝌蚪君查詢官方說法和官媒報導,暫時沒看到「消滅蹲式廁所」一說。雖然無法左右國家政策,但是,蝌蚪君可以告訴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鬱悶、愁苦或常常哭泣等情況,甚至嚴重時有自殺死亡的念頭,往往被定位成憂鬱症主要症狀,但其實包括思考、情緒、行為以及身體等不適,都有可能會受到憂鬱症影響。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憂鬱症呈現的樣貌較多元,像是若短期內出現食慾不佳,造成體重明顯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年來,台灣醫療界的一大隱憂來自於護理人員缺乏,國內又以花東地區相對嚴重。為了能留住優秀的護理人才,門諾醫院特別於每年編列15個名額,每位10萬元的預算,希望能幫助花蓮子弟習得一技之長,並留鄉服務鄉民。甫進入寒假,就有兩位泰雅族的雙胞胎護理志工到院服務,不僅能學習到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