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前先凍卵 癌女順利生子圓夢

化療前先凍卵 癌女順利生子圓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2歲的欣欣(化名)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罹患第一期乳癌,醫師建議她手術及化療,但因當時還單身,且擔心化療後可能影響卵巢功能導致不孕,於是在化療前到台北中山醫院生殖中心接受凍卵手術,一共凍了8顆卵子,經過兩年治療後,乳癌獲得控制。後來欣欣順利結婚,但經過一年多發現無法自然懷孕,於是找上當初協助凍卵的李世明醫師檢查,最後建議將凍存的卵子解凍,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後,成功培養了3顆胚胎,並將其中兩顆胚胎植入欣欣子宮,順利成功受孕,誕下一名女嬰。

晚婚晚孕成趨勢 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加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現今許多夫妻因晚婚晚孕而面臨不孕症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2018年生育第一胎的母親年齡平均為30.9歲,而35歲以上生育第一胎的比例,更從十年前的8.7%逐漸增加到22.3%。由於女性生育年紀增加,將面臨卵子數量減少及卵子品質下降,導致受孕率降低及流產率上升,造成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加。如今生殖醫學技術日新月異,透過凍卵及凍胚胎技術,可以讓晚婚的單身女性、剛結婚還沒有生育計劃的夫妻或有計畫生第二胎者,可將卵子或胚胎凍存起來,將來有需要時就可以使用。

單身凍卵及夫妻凍胚胎 解凍後不會傷害胎兒發育

李世明醫師說,凍卵及凍胚胎就是將取出的卵子或胚胎保存在-196度液態氮環境中,尤其是卵子在穩定的低溫環境下可存放20年。因晚婚晚孕的考量,建議凍卵數量至少12顆以上較為保險,而冷凍胚胎數量則視胚胎培養到第三天到第五天的發育品質而定。因人工生殖法規定,單身女子可以選擇凍卵,結婚後再解凍受孕,另外需有合法婚姻關係的夫妻才能選擇凍胚胎,若離婚或配偶不幸過世時,單一方則無法要求解凍胚胎,需要將冷凍的胚胎銷毀。臨床上常見民眾誤以為打排卵針會造成更年期提早出現,或擔心凍卵會傷身、甚至提高罹癌風險,還有許多人擔心凍卵生出來的小孩比較不健康,這些都是錯誤的迷思。

冷凍胚胎成功懷孕率 比植入新鮮胚胎高

李世明醫師指出,臨床統計顯示,在試管嬰兒療程中,冷凍胚胎受孕成功率可達到五成五到六成五,而植入新鮮胚胎成功率只有四成五左右,因此可以說植入冷凍胚胎的受孕成功機率是高於植入新鮮胚胎。女性在排卵週期時因取卵使用促排卵藥物,導致子宮處於高濃度荷爾蒙狀態,造成子宮內膜環境不穩定,此時將新鮮胚胎植入導致胚胎著床不易。而冷凍胚胎是經過篩選,留下品質較好的胚胎,加上女性可在植入之前將子宮調養至最佳狀態,提高胚胎著床率。因此植入冷凍胚胎的成功率會比植入新鮮胚胎來的更高。

李世明醫師提醒,隨著年齡增長,不僅身體功能會退化,連卵子和精子都會老化,讓精子活動力變差及精卵品質也欠佳,容易造成不孕症風險,建議單身女性或夫妻應該在年輕、身體健康時考慮先凍卵或凍胚胎,年齡最好不要超過35歲,以提高卵子及胚胎品質。當然在經濟狀況許可下,更建議年輕人應儘早結婚生子,避免年紀大想生孩子時,可能要花大錢才能圓夢。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新生兒生母調查

https://www.moi.gov.tw/stat/news_detail.aspx?sn=16001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中國浙江一名14歲女童便秘5天,且食慾不振又肚痛難耐,父母帶她至浙江諸暨市人民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她的胃部、腸道甚至肛門附近都出現百餘顆「顆粒狀」陰影。經醫師張樓煒詢問下,女童才告知5天前喝過珍珠奶茶。張樓煒懷疑女童肚裡塞滿奶茶珍珠,並解釋珍珠是木薯澱粉製成...

閱讀詳情 »

很多女生都有貧血的困擾,從以前到現在酥編的媽媽仍然會會時不時的提醒,沒事的時候多吃點葡萄補補血。很多人看到葡萄的顏色都會覺得葡萄的補血效果很好,其實紫紅色的葡萄富含的是抗氧化的花青素,而不是補血的鐵,所以若是想靠多吃葡萄來補血,這個肯定是不行滴~~ ([email protected]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已於今年初正式實施,根據澄清醫院預立醫療自主諮商門診調查發現,在完成醫療自主的個案中,大部分與少子化和低薪化有關,父母不想因重大疾病拖垮子女,都想在生命走到終點時,給子女最後一份愛的「禮物」。不想因重大疾病拖垮獨子 他們簽署預立善終一對70多歲的夫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我從醫30幾年,第一線慢性病治療都採學名藥,從沒有患者因低血糖昏迷,或血糖控制不好截肢。」針對學名藥和原廠藥熟輕熟重,行醫多年的慢性病醫師洪泳泉表示,以高血壓、高血脂症、糖尿病三高患者而言,採原廠藥和學名藥兼容並蓄搭配,學名藥治療都得心應手,控制病情良好。身為氣喘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