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北部粽比南部粽胖 但最大魔頭卻是它!吃一顆就有1500大卡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碰上疫情,門可以少出,但粽子可能無法少吃,不過粽子油膩眾人皆知,營養師就提醒,不只台灣人熟悉的北部粽、南部粽熱量高,像是廣式裹蒸粽,份量大又餡料多,一顆就有1000至1500大卡,同樣不能放縱。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江奕欣指出,國內常見粽子口味,除了北部粽與南部粽之外,還有鹹口味的客家粄粽、廣式裹蒸粽,甜口味的鹼粽、甜粽、冰粽等,種類琳瑯滿目,食材也不一樣,但該注意的重點則相同。

可以3至4人一起分食或是選擇較小顆的粽子!江奕欣建議,食材方面也可利用五穀米與糙米取代糯米,並且增加蔬菜的份量,例如使用香菇、杏鮑菇或筍塊,增加粽子的膳食纖維與微量營養素;用雞肉或瘦肉取代三層肉;用植物油取代豬油,避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粽子小小一顆,但熱量卻不少,市售統計,大多鹹粽的熱量約落在500大卡上下,而北部粽的熱量高於南部粽,因為北部粽是將糯米與餡料用油先炒過後再包入粽葉中蒸熟,而南部粽則是生糯米與餡料包入粽葉後放入水中煮熟,所以北部粽的油脂含量會比南部粽多。

江奕欣指出,若是市售的粽子,先仔細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標示,建議一顆粽子不要超過600大卡,以取代正餐為主,不要當成點心,而且一天一顆即可,避免攝取過量,造成熱量超標。

江奕欣說,粽子缺少了重要的蔬菜類與水果類,若只吃一顆粽子不夠均衡,一定要再增加蔬果、配菜,以增加膳食纖維與微量營養素,還能解油膩,增加腸胃蠕動,預防便秘。蔬菜建議每餐自己的一個拳頭大或是1碗的量(約生的蔬菜200公克),而水果建議1份(約8分滿的碗),李子一份145公克,桃子一份220公克。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連3天有「打疫苗引血栓」通報! 20歲女接種2天後身現瘀青送醫

京元電子「篩」出大麻煩後 企業快篩全面放行了!免強制報備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糖尿病已經成為幾大人類健康殺手之一,嚴重困擾著人們的生活。糖尿病是一種人體新陳代謝紊亂的疾病,患糖尿病后,人體難以分解攝入的糖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根本不分泌胰島素的時候。胰島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它是人體保持健康的必需品,它幫助...

閱讀詳情 »

台灣雅芳突破以往首次以「男性」角度,邀請「台灣藝界第一帥」王陽明及「台灣醫界第一帥」賴弘國醫生,共同拍攝「史上最招架不住的乳房檢測影片」—【粉紅檢測 Check!Check!Check!】,於今(10月6日)上傳影片至Facebook官方粉絲團,舉辦【親愛的,幫我做粉紅檢測!...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   骨骼使人體具有穩定性,關節則讓人能夠活動。不同類型的人體組織將骨骼連接在一起。軟骨起到保護骨骼頂端的作用,讓骨頭不會互相摩擦;肌腱將骨骼和肌肉連接起來;韌帶則是骨頭之間的連接組織。關節由滑膜包圍,滑膜是一個充滿滑液的囊,滑液可以起到保護關節的作用。人體有六種不同的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