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夜狂聽到蚊子聲 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半夜狂聽到蚊子聲 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40多歲男性,平時很少病痛,身體還算健壯,但近來夜晚躺在床上時,卻不時聽到蚊子聲,但又找不到蚊子,就連出國出差,蚊聲還是如影隨形,甚至嚴重出現胸悶、氣促症狀,就醫檢查後,醫師確診恐是多年吸菸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使得氣道狹窄,為讓氣流通過,才會因阻礙而出現如蚊子般的雜音。

四十歲以上成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高危險群

隨著吸菸人口以及空汙的增加,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四年後,慢性阻塞性肺病會成為全球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尤其又以40歲以上的成年人為高危險族群;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陳炯睿指出,即使在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也排名十大死因的第七位,其中研究指出,有將近六分之一的中度以上患者都不知道已罹患此疾病。

即時戒菸改善 有效降低引發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陳炯睿進一步說明,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初期,因僅有慢性咳嗽等症狀,常常被患者忽略,因此當出現慢性咳嗽時,就可檢測是否有早期氣道阻塞,若能透過即時戒菸改善,就能避免引發嚴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上,以中重度的患者肺功能來說,一秒中用力吐氣的體積大約在1000cc至1500cc間,若患者持續吸菸,每年喪失的肺功能最多可達150cc。若持續下去,超過兩三年後,不僅洗澡就連走路都會很喘;陳炯睿提醒,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除了體質緣故,最主要的後天因素就是環境,因此若能及早發現,透過戒菸,雖不能讓肺功能恢復正常,但的確能有效降低功能喪失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59歲的陳爸爸為B肝帶原者,因為沒有持續回診積極治療,等到身體不舒服到醫院檢查時,發現已罹患肝硬化與肝癌,肝功能已無法正常運作,只能等待換肝;但家人知道等待換肝的時間很漫長,三名子女都自願捐肝救父,經由配對後確認由23歲小女兒捐贈500公克的肝臟給父親。五親等內可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暑假裡,許多學生會三五成群騎著機車出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現交通事故,受到肌膚之傷,而針對傷口處理,不管是擦傷、創傷等深淺不一的傷口,普遍都會選擇使用紗布蓋住傷口,但每次換藥時,紗布不免會沾黏傷口所滲出的組織液,撕下的那剎那,常使人痛不欲生;究竟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乳癌已經是台灣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所以診斷治療及預後追蹤需要更用心關注。」台北慈濟醫院癌症中心教研長暨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沈陳石銘教授說,乳癌為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而骨骼是血液循環豐富的器官,使得癌細胞常會在晚期轉移到骨骼,若不積...

閱讀詳情 »

要活就要動!要動人才不會老化、失智!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根據許多研究證實,適當的身體活動,包括有氧運動、肌力訓練,以及動動手指頭的手指操等,都有助於延緩認知障礙的層度,當然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身體多活動,可以預防失智與抗老化 目前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有18%有輕度認知障礙,而失智症約佔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