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忽冷忽熱 心房顫動患者小心中風

忽冷忽熱 心房顫動患者小心中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天氣忽冷忽熱,容易超出人體生理的調節範圍,尤其心房顫動使心房內血液無法順暢流動而產生血栓,當血栓流至腦部時,便可能導致栓塞性中風。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患者除了藥物治療,易可採行導管電氣燒灼術做節律控制,對於中風危險性高的病人,須長期服用足夠的抗血栓藥來預防中風。

年紀越長越易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會隨年齡而增高,65歲以上的患者達5%以上。心房顫動是由局部心房內膜不正常快速放電引起,若長期心跳過速會引發心肌病變及心衰竭,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有可能心臟血栓,而發生腦中風或腸子栓塞等併發症。而導致心房顫動的潛在原因有高血壓、心臟瓣膜狹窄、風溼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或是遺傳等因素。吳柏青醫師提醒,如有上述疾病,且常心悸、虛弱、頭暈、呼吸困難,應盡早就醫檢查。

心房顫動的中風機率高5倍

根據WHO的資料顯示,每年全球約有550萬人因為中風而死亡,心房顫動患者發生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比沒有心房顫動者的機率高出5倍,此外,心房顫動的患者一旦發生中風,病情都較嚴重,且1年內死亡的機率高達50%。吳柏青醫師說,心房顫動治療可施以藥物恢復竇性心律(即正常心律),但有些患者長期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容易引起副作用,因此也會透過控制心室心搏速,以調整心房顫動所引起心跳快速造成心臟衰竭的症狀。

心房顫動增加腦血管梗塞率

經常發作或是症狀嚴重的患者,以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與有嚴重副作用的病患,則以電氣燒灼術來治療。吳柏青醫師表示,由於心房顫動會增加5倍以上腦血管梗塞的機會,為了預防心房顫動發生腦中風的併發症,病患必須服用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的形成,降低中風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失能問題也隨之快速惡化;根據統計,100年失能者為67萬人,推估120年將增加至121萬人。衛生署長邱文達3月25日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上表示,將在104年底前完成長照網絡的初步建置,並補足3萬名照護員人力缺口。由於國內長照計畫推行進度落後,比日本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老人不只是罹患慢性病,也是罹患癌症最多的族群;臨床上,就有一名年近九旬老翁,被診斷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所幸他謹遵醫囑,積極接受治療,終於抗癌成功!收治該名老翁的南市醫消化外科醫師林逸文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至去年底,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攀升至11.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不少人以吃甜食來宣洩壓力,但多項研究卻證實,常吃精製的速食、加工食品,反而提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因為暫時滿足口慾,高油糖鹽食物反而給身體帶來更多壓力。董氏基金會引述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與格拉納達大學一項長達6年、追蹤8964名受試者的大規模研究報告結果,常吃漢堡、披薩、可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北市衛生局公布101年度查獲化粧品、食品及藥物違規廣告,共計3088件,其中產品以宣稱豐胸的中藥廣告「圓滿D計畫」165件最多。北市衛生局依法處分共1720件,罰鍰金額高達1億5百多萬元,其餘仍在調查中,或移請業者所轄縣市衛生局辦理。北市衛生局查獲共計3088件違規廣告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