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全台每天平均每13秒有1病患全身麻醉 安全性知多少?

全台每天平均每13秒有1病患全身麻醉 安全性知多少?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病患在手術前忐忑不安,擔心手術是否成功,不過,專家提醒,全身麻醉的安全性也相當重要,健保資料顯示,全台每日平均每13秒就有1名患者全身麻醉,務必慎選謹慎選擇麻醉專科醫師,以免出現一覺不醒的悲劇。


「台灣全身麻醉手術需求量大」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理事長郭書麟表示,小至闌尾炎,大到心血管、神經外科手術以及癌症手術,甚至是隆乳、削骨等醫美手術,患者都需做全身麻醉。


健保統計資料發現,109年台灣全身麻醉申報量達到250多萬例,平均每13秒就有1次因手術而接受全身麻醉,台灣心臟胸腔暨血管麻醉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鄒美勇表示,麻醉已進入精準與個人化,根據病患身體狀況,評估最適合的麻醉處置。


以「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為例,可降低療程副作用、提升療程舒適度。研究顯示,術後給予(OMT),且使用新型逆轉劑的病患,平均於3分鐘內完全恢復肌力,並能顯著降低噁心嘔吐、術後呼吸道相關併發症等副作用。


根據國際麻醉最新指引,「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已納入消化道、婦癌、減重、大腸直腸等4大手術的標準麻醉處置,鄒美勇說明,該麻醉處置可監測病患麻醉深度、肌肉放鬆程度,以避免手術中不自主的肌肉顫動。


至於幼兒部分,鄒美勇則強調,兒童容易因為害怕或焦慮,而無法配合手術醫師的需要或維持一定的姿勢,提高風險,為此,絕大部分兒童手術均採全身麻醉。


郭書麟指出,「最適肌張力手術輔助處置」(OMT)已開始使用在符合適應症之2歲以上的兒童及青少年全身麻醉手術,相信可以大幅提升未成年手術病患的安全。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什麼是「3+4」?我是密切接觸者該怎麼做? 圖解秒懂
▸快篩試劑實名制首上路 連線系統當機民怨四起藥師怒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好煩啊~每次夏天一曬到太陽,手臂和脖子就會發癢、冒疹子,常常要過好幾天才能消退!」如果您也有類似的困擾,而且就算塗了防曬乳,還是無法完全避免,小心很可能是常被形容為「見光死」的光敏感症狀。對此,中醫師提供4個保健方法,幫助遠離光敏感的煩惱。 什麼是「光敏感」? 「光敏感」又被稱為「日光性皮膚炎」,...

閱讀詳情 »

壓力大會傷害健康,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壓力太小竟然對健康也有害,這就有點費解了;其實,壓力太少或太大,都容易罹病!長期高壓,會間接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等疾病,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如何讓壓力停留在一個適度、剛剛好的程度,才是維持健康的最理想狀態。 面對壓力,應該去控管它,而非消滅它 ...

閱讀詳情 »

在過去,「發酵」被當作保存食物的一個方法,但近年研究發現,食物經微生物發酵後,不但迸出美妙的滋味和口感,其營養價值和保健力提高的現象,更打破一般人對於食物「天然ㄟ尚好」的刻板印象,漸漸成為餐桌上的明星食物。然而,發酵食物種類繁多,該怎麼吃才對呢? 吃發酵食物的風氣正夯,但可以用於發酵的食物種類繁多,...

閱讀詳情 »

角膜移植手術重大突破!過去,角膜移植手術最常碰到的困境就是,一旦捐贈者角膜有基質結疤、白斑、變薄等病變,或是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等問題,往往無法使用。但如今在「微創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移植手術(DMEK)」下,醫師僅需取捐贈角膜後的彈力層內皮即可使用。將大幅增加適用的捐贈角膜,改善國內捐贈角膜嚴重短缺問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